题目内容
11.下列有关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加热蒸发皿和烧杯必须垫石棉网 | |
B. | 除去乙醇中的乙酸,加入NaOH溶液后分液 | |
C. | 配制0.1mol•L-1NaCl溶液的实验中,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NaCl | |
D. | 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CuSO4•5H2O晶体 |
分析 A.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
B.乙醇与氢氧化钠溶液互溶;
C.托盘天平能精确到0.1g;
D.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
解答 解:A.烧杯必须垫石棉网,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故A错误;
B.乙醇与氢氧化钠溶液互溶,不分层,无法用分液分离,故B错误;
C.托盘天平能精确到0.1g,无法称取5.85gNaCl,故C错误;
D.将硫酸铜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硫酸铜晶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根据除杂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的性质和量,并且操作简单可行,除杂时要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实 验 事 实 | 结 论 | |
A |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 Cl2是电解质 |
B | 将燃烧的镁条放入CO2中能继续燃烧 | 还原性:Mg>C |
C | 将Na2CO3溶液与苯酚浊液混合溶液变澄清 | 酸性:苯酚>HCO3- |
D |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 非金属性:P>N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2.下列各选项中对应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 象 | 结 论 |
A | 在试管中滴入适量C2H5X与NaOH溶液,振荡、加热、静置分层后,取水层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数滴AgNO3溶液 | 生成淡黄色沉淀 | 证明卤代烃中含有溴元素 |
B | 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置于某无机酸浓溶液的试剂瓶口 | 有大量白烟 | 该无机酸一定为盐酸 |
C | 将澄清石灰水滴入可能混有Na2CO3的NaHCO3溶液中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
D | 在简易启普发生器中向石灰石中加入浓醋酸,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Na2SiO3溶液中 | 硅酸钠溶液产生白色胶状物质 | 酸性:醋酸>碳酸>硅酸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9.能够证明乙醇分子(C2H6O)组成的最充分的理由是( )
A. | 23g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以放出0.25mol氢气 | |
B. | 1mol乙醇充分燃烧生成2mol CO2和3mol H2O,消耗3mol O2 | |
C. | 乙醇的沸点高于乙烷 | |
D. | 1mol乙醇氧化后生成1mol乙醛 |
6.硫酸锰是工业上制备二氧化锰活性电极的原料,用软锰矿浊液吸收空气中的SO2,得到的硫酸锰溶液中含有CuSO4、Fe2(SO4)3杂质,向溶液中加入MnCO3,充分反应过滤;再加入MnS,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碱性的硫酸锰溶液.已知常温下,Ksp[Fe(OH)3]=4.0×10-38,Ksp(CuS)=6.3×10-36,Ksp(MnS)=4.65×10-14.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 加入MnCO3的目的是除去Fe3+ | |
B. | 常温下,pH=4时,Fe3+已除尽 | |
C. | 反应Cu2+(aq)+MnS(s)=CuS(s)+Mn2+(aq)的K=1.35×1022 | |
D. | Mn2(OH)2CO3、Mn(OH)2都可以替代MnCO3 |
16.利用铜萃取剂M,通过如图甲所示反应实现铜离子的富集:
(1)X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
(2)M所含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顺序为O>N>C>H,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2、sp3.
(3)上述反应中断裂和生成的化学键有be(填序号).
a.离子键 b.配位键 c.金属键 d.范德华力 e.共价键
(4)M与W(分子结构如图乙)相比,M的水溶性小,更利于Cu2+的萃取.M水溶性小的主要原因是M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使溶解度减小.
(5)基态Cu2+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9,Cu2+等过渡元素水合离子是否有颜色与原子结构有关,且存在一定的规律.判断Sc3+、Zn2+的水合离子为无色的依据是3d轨道上没有未成对电子(3d轨道上电子为全空或全满).
(6)某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3s23p5,铜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丙;
①晶体的化学式是CuCl.
②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体中铜原子与Y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frac{\sqrt{3}}{4}\root{3}{\frac{4×99.5}{ρ{N}_{A}}}$×1010pm(只写计算式).
(1)X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
(2)M所含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顺序为O>N>C>H,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2、sp3.
(3)上述反应中断裂和生成的化学键有be(填序号).
a.离子键 b.配位键 c.金属键 d.范德华力 e.共价键
(4)M与W(分子结构如图乙)相比,M的水溶性小,更利于Cu2+的萃取.M水溶性小的主要原因是M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使溶解度减小.
(5)基态Cu2+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9,Cu2+等过渡元素水合离子是否有颜色与原子结构有关,且存在一定的规律.判断Sc3+、Zn2+的水合离子为无色的依据是3d轨道上没有未成对电子(3d轨道上电子为全空或全满).
离子 | Sc3+ | Ti3+ | Fe2+ | Cu2+ | Zn2+ |
颜色 | 无色 | 紫红色 | 浅绿色 | 蓝色 | 无色 |
①晶体的化学式是CuCl.
②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体中铜原子与Y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frac{\sqrt{3}}{4}\root{3}{\frac{4×99.5}{ρ{N}_{A}}}$×1010pm(只写计算式).
3.某强酸性溶液X中可能含有Na+、K+、NH4+、Fe2+、Fe3+、A13+、CO32-、SO32-、SO42-、C1-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溶液J焰色反应显黄色,则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a+ | |
B. | 沉淀G中加入盐酸溶解,滴加一滴KSCN溶液显红色,可以确定原溶液中有Fe3+ | |
C. | X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 A13+、Fe3+、Na+、K+和C1- | |
D. | 沉淀I一定是Al(OH )3 |
1.不久前,某海军航空站安装了一台250kW的MCFC型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其工作温度为600~700℃,所用燃料为H2,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负极反应为H2+CO32--2e-═H2O+CO2,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正极反应为4OH-═O2+2H2O+4e- | |
B. | 放电时CO32-向负极移动 | |
C. | 电池供应1 mol水蒸气,转移电子4 mol | |
D. | 氢氧燃料电池的H2和O2都贮存于电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