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其中氮的化合物的处理和利用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
(1)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为NOx ,可用 CH4 催化还原 NOx 以消除其污染。298 K时,1.0 g CH4 (g)与足量的NO气体完全反应生成N2、CO2和H2O(g),放出72. 5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氮氧化物与悬浮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会生成NOCl,涉及的相关反应有:
热化学方程式 | 平衡常数 | |
① | 2NO2(g)+NaCl(s)NaNO3(s)+NOCl(g) ΔH1 | K1 |
② | 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 ΔH2 | K2 |
③ | 2NO(g)+Cl2(g)2NOCl(g) ΔH3 | K3 |
ΔH1、ΔH2、ΔH3之间的关系为ΔH3=___________;K1、K2、K3的关系为K3=____________。
(3)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汽车尾气中含有的CO、NO2等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4CO(g)+2NO2(g)4CO2(g)+N2(g) ΔH=-1200 kJ·mol-1。对于该反应,温度不同(T2﹥T1),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用活性炭还原法也可以处理氮氧化物。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 +2NO(g)N2(g) + CO2(g) ΔH。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1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NO | 1.0 | 0.58 | 0.40 | 0.40 | 0.48 | 0.48 |
N2 | 0 | 0.21 | 0.30 | 0.30 | 0.36 | 0.36 |
CO2 | 0 | 0.21 | 0.30 | 0.30 | 0.36 | 0.36 |
① T1℃时,该反应在0~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根据上表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A. 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B. 恒温恒压充入氩气
C. 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D.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和原平衡相比,NO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ΔH_______0(填“﹥”、“﹤”或“=”)。
【答案】 CH4(g)+4NO(g) === 2N2(g)+CO2(g)+2H2O(g) ΔH=-1160kJ·mol-1 2ΔH1-ΔH2 K12/K2 乙 0.015mol·L-1·min-1 0.56(或9/16) C 降低 ﹤
【解析】(1)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CH4和NO反应的方程式为CH4+4NO=CO2+2H2O+2N2,16gCH4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6×72.5kJ=1160kJ,即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H4(g)+4NO(g) = 2N2(g)+CO2(g)+2H2O(g) ΔH=-1160kJ·mol-1;(2)本题考查盖斯定律和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根据③的反应,因此有①×2-②得出△H3=2△H1-△H2,①K1= ,②K2=,③K3=,因此有K3=K12/K2;(3)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勒夏特列原理,甲: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即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甲错误;乙:T2>T1,T2先达到平衡,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NO2的转化率降低,故乙正确;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的体积分数增大,故丙错误;(4)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勒夏特列原理,①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v(CO2)=0.30/20mol/(L·min)=0.015mol/(L·min),根据表格数据,在20min达到平衡,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9/16;②A、加入活性炭,活性炭为固体,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故A错误;B、恒温恒压下,充入氩气,容器的体积增大,组分的浓度降低,故B错误;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组分的浓度增大,故C正确;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故D错误;③此时的化学平衡常数为9/25<9/16,因此升高温度,NO的转化率降低,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即△H<0。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
物质编号 | 物质转化关系 | a | b | c | d |
① | NO | NO2 | N2 | HNO3 | |
② | Na2O | Na2O2 | Na | NaOH | |
③ | FeCl2 | FeCl3 | Fe | CuCl2 | |
④ | Al2O3 | NaAlO2 | Al | Al(OH)3 |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