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3?红桥区一模)已知A、B、D为中学常见的单质,甲、乙、丙、丁、戊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丙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丁是一种高能燃料,其组成元素与丙相同,1mol丁分子中不同原子的数目比为1:2,且含有18mol电子;戊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具有净水作用.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某些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单质B的组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第2周期第ⅤA族
第2周期第ⅤA族

(2)戊的化学式为
Al(OH)3
Al(OH)3
.戊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OH)3+OH-=AlO2-+2H2O
Al(OH)3+OH-=AlO2-+2H2O

(3)NaClO的电子式为

(4)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N+3H2O=Al(OH)3↓+NH3
AlN+3H2O=Al(OH)3↓+NH3

(5)反应②中,0.5molNaClO参加反应时,转移1mol电子,其化学方程式为:
2NH3+NaClO═N2H4+NaCl+H2O
2NH3+NaClO═N2H4+NaCl+H2O

(6)一定条件下,A与TiO2、C(石墨)反应只生成乙和碳化钛(TiC),二者均为某些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已知,该反应生成1mol乙时放出536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H=-1072kJ/mol
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H=-1072kJ/mol
分析:A、B、D为中学常见的单质,甲、乙、丙、丁、戊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丙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则丙为NH3;丁是一种高能燃料,其组成元素与丙相同,1mol丁分子中不同原子的数目比为1:2,且含有18mol电子,则丁为N2H4;戊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具有净水作用,则戊为Al(OH)3;结合转化关系图可知,乙为氧化铝,A为Al;B为N2,甲为氮化铝,C为H2,然后结合物质的性质及化学用语来解答.
解答:解:A、B、D为中学常见的单质,甲、乙、丙、丁、戊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丙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则丙为NH3;丁是一种高能燃料,其组成元素与丙相同,1mol丁分子中不同原子的数目比为1:2,且含有18mol电子,则丁为N2H4;戊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具有净水作用,则戊为Al(OH)3;结合转化关系图可知,乙为氧化铝,A为Al;B为N2,甲为氮化铝,C为H2
(1)组成B的元素为N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ⅤA族,故答案为:第2周期第ⅤA族;
(2)由以上分析可知戊为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可与强碱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Al(OH)3;Al(OH)3+OH-=AlO2-+2H2O;
(3)NaClO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4)甲为氮化铝,在水中发生水解生成NH3和Al(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N+3H2O=Al(OH)3↓+NH3↑,
故答案为:AlN+3H2O=Al(OH)3↓+NH3↑;
(5)反应②为氨气与NaClO的反应,0.5molNaClO参加反应时,转移1mol电子,则Cl元素由+1价降低为-1价,该反应生成NaCl,同时生成N2H4和水,则该反应为2NH3+NaClO═N2H4+NaCl+H2O,故答案为:2NH3+NaClO═N2H4+NaCl+H2O;
(6)))-定条件下,A与TiO2、C(石墨)反应只生成乙和碳化钛(TiC),即Al、TiO2、C反应生成Al2O3、TiC,生成1molAl2O3时放出536kJ热量,则生成2molAl2O3时放出536kJ×2=1072热量,所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H=-1072kJ/mol,
故答案为: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H=-1072kJ/mol.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物质的推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丙、戊为解答本题的突破口,并熟悉化学用语的使用来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3?红桥区一模)I.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污染大气的部分非金属氧化物进行探究.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硝酸制取一氧化氮的离子方程式
3Cu+8H++2NO3-=3Cu2++2NO↑+4H2O
3Cu+8H++2NO3-=3Cu2++2NO↑+4H2O

(2)查资料得知,HCOOH
H2SO4
微热
 CO↑+H2O.实验室有如图1所示的装置,制取CO气体可选用的装置为
A
A
(填序号),实验室利用该装置还可制取的常见气体有
Cl2
Cl2
(填写一种气体的分子式).
(3)查资料得知,利用催化剂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大部分发生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汽车尾气处理,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部分夹持和装置已略去).

①实验前关闭旋塞K,先通氮气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其目的是
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爆炸
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爆炸

②装置(Ⅲ)的主要作用是
检验CO是否转化为CO2
检验CO是否转化为CO2

③该套装置中有不完善之处,还应在装置(Ⅳ)后补充
尾气处理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
装置.
II.该课外小组设计的从ZnSO4、FeCl3的混合溶液中制取ZnSO4?7H2O过程如下:
a.在混合液中加入6mol?L-1 NaOH溶液,至pH=8为止.
b.过滤后得到沉淀,用蒸馏水多次洗涤沉淀.
c.向洗涤后的沉淀中加入2mol?L-1的硫酸,保持溶液的pH在4~6,加热煮沸,趁热过滤,滤液即为ZnSO4溶液.
d.滤液中加入2mol?L-1的硫酸,使其pH=2.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开始沉淀至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物 Fe(OH)3 Zn(OH)2
pH 1.5~3.2 6.4~8.0
(1)步骤b中如何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经洗涤干净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经洗涤干净

(2)步骤d中加入硫酸,使其pH=2的目的是
抑制Zn2+的水解
抑制Zn2+的水解
; 要制得ZnSO4?7H2O的步骤d还缺少的操作是
将溶液加热浓缩
将溶液加热浓缩
,所用的主要硅酸盐仪器是
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2013?红桥区一模)(1)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饮用水消毒、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
①臭氧几乎可与除铂、金、铱、氟以外的所有单质反应.如:
6Ag(s)+O3(g)═3Ag2O(s);△H=-235.8kJ/mol.
己知:2Ag2O(s)═4Ag(s)+O2(g);△H=+62.2kJ/mol,
则O3转化为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O3(g)═3O2(g);△H=-285kJ/mol
2O3(g)═3O2(g);△H=-285kJ/mol

②科学家P.Tatapudi等人首先使用在酸性条件下电解水的方法制得臭氧.臭氧在阳极周围的水中产生,阴极附近的氧气则生成过氧化氢,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6H++3O2+6e-=3H2O2
6H++3O2+6e-=3H2O2

(2)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
C(s)+2NO(g)?N2(g)+CO2(g).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的真空容器(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中加入NO和足量的活性炭,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浓度(mol/L) NO N2 CO2
0 1.00 0 0
10 0.58 0.21 0.21
20 0.40 0?30 0.30
30 0.40 0.30 0.30
40 0.32 0.34 0.17
50 0.32 0.34 0.17
①10min~20min以内v(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09mol/L?min
0.009mol/L?min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0.56
0.56
(保留两位小数);
③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CD
CD
 (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2v(NO)=v(N2
C.容器内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④30min时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减小体积,增大氮气浓度
减小体积,增大氮气浓度

⑤一定温度下,随着NO的起始浓度增大,则NO的平衡转化率
不变
不变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