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硫黄可用于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硫酸。某企业用下图所示的工艺流程生产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为充分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接触室中应安装________(填设备名称)。吸收塔中填充有许多瓷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使硫黄充分燃烧,经流量计1通入燃烧室的氧气过量50%,为提高SO2转化率,经流量计2的氧气量为接触室中二氧化硫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5倍,则生产过程中流经流量计1和流量计2的空气体积比应为________。假设接触室中SO2的转化率为95%b管排出的尾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0.2),该尾气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

与以硫铁矿为原料的生产工艺相比,该工艺的特点是________(可多选)

A.耗氧量减少 B.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提高

C.产生的废渣减少 D.不需要使用催化剂

(2)硫酸的用途非常广泛,可应用于下列哪些方面________(可多选)

A.橡胶的硫化

B.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

C.铅蓄电池的生产

D.过磷酸钙的制备

(3)矿物燃料的燃烧是产生大气中SO2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有效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请写出此脱硫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热交换器 增加SO3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有利于SO3的吸收 1.2 0.004 用氨水吸收 AC

(2)BCD

(3)CaCO3CaOCO22SO22CaOO22CaSO4(2SO22CaCO3O22CaSO42CO2)

【解析】(1)接触室中进行的反应为SO2的催化氧化,为放热反应,使用热交换器可以充分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对原料气进行预热。吸收塔中填充瓷管的作用是增加接触面积。

SO2=SO2参加反应的硫黄为1 mol,则经流量计1通入的氧气为1.5 mol,反应后气体总量为1.5 mol×57.5 mol

2SO2 O2 2SO3 ΔV

2    1    2  1

1 mol 0.5 mol

经流量计2通入的氧气为0.5 mol×2.51.25 mol,则 1.2。反应后气体总量为7.5 mol1.25 mol×51 mol×95%× 13.275 mol,则尾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为0.004

硫酸工业中,尾气SO2用氨水吸收,再用硫酸处理:SO22NH3H2O=(NH4)2SO3(NH4)2SO3H2SO4=(NH4)2SO4SO2H2O。生成的(NH4)2SO4可作肥料。

硫铁矿的含硫成分为FeS2,硫元素被氧化生成SO2的同时,铁元素也被氧化生成Fe2O3(废渣),与硫黄直接燃烧相比,耗氧量增加,产生的废渣也增加。

(2)橡胶的硫化是采用硫黄;合成烷基苯磺酸钠需要先合成烷基苯磺酸,而烷基苯磺酸通过烷基苯与浓硫酸的磺化反应生成;铅蓄电池用硫酸作为电解质溶液;过磷酸钙通过磷酸钙与硫酸反应制得。

(3)CaCO3 CaOCO2

SO2CaO CaSO3

2CaSO3O2=2CaSO4

CaSO3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成CaSO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s)H2O(g) CO(g)H2(g)

C(g)CO(g)H2(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

H2(g) O2(g)=H2O(g) ΔH2=-242.0 kJ·mol1

CO(g) O2(g)=CO2(g) ΔH3=-283.0 kJ·mol1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煤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其中除含碳、氢元素外,还含有氧、硫、氮、砷、硒等元素。所以固体煤燃烧会导致大气污染,写出煤燃烧产生的两种污染:        ,将石灰石粉与煤粉混合,可以有效地减少煤燃烧过程中的二氧化硫污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写出由煤制备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对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及煤燃烧的理解。

甲同学:1 mol CO1 mol H2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大于1 mol固体炭燃烧放出的热量,所以煤燃烧时加入少量水,可以使煤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

乙同学:根据下面的物质与能量循环,将煤炭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直接燃烧煤炭放出的热量相同,而将煤炭转化为水煤气将会增加消耗,故煤炭转化为水煤气得不偿失。

C(s)H2O(g)O2(g) CO2(g)H2O(g)

CO(g)O2(g)H2(g) CO(g)H2O(g) O2(g)

请你评价两位同学的理【解析】

①甲同学的说法     (正确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的说法     (正确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