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1)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
;
;
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
【答案】C(s) + H2O(g) = CO(g) + H2(g) ΔH= + 131.28 kJ·mol-1 0.4Q1 + 0.05 molQ3
【解析】
⑴1 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则1 mol碳即12 g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31.28 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s) + H2O(g) = CO(g) + H2(g) ΔH= + 131.28 kJ·mol-1
⑵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即物质的量为0.5 mol,甲烷物质的量为0.4 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根据方程式①③,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0.4Q1 + 0.05 molQ3。
故答案为0.4Q1 + 0.05 molQ3。
【题目】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常见古诗文记载 | 化学知识 | |
A | 《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 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 |
B | 《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 | 强水为氢氟酸 |
C | 《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 | 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钾 |
D | 《泉州府志》中记载:安南人黄姓者为宅煮糖,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 糖白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
A. AB. BC. CD. D
【题目】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常见古诗文记载 | 化学知识 | |
A. | 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 黄芽为黄铜 |
B. | 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 | 强水为氢氟酸 |
C. | 九转流珠神仙九丹经中对生砒精制砒霜的记载:“其色飘飘或如霜雪,或如白色钟乳相连。” | 利用蒸馏操作 |
D. | 本草经集注鉴别硝石和朴硝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 利用焰色反应 |
A.AB.BC.CD.D
【题目】乙苯是主要的化工产品。某课题组拟制备乙苯:查阅资料如下:
①几种有机物的沸点如下表:
有机物 | 苯 | 溴乙烷 | 乙苯 |
沸点/℃ | 80 | 38.4 | 136.2 |
②化学原理: +CH3CH2Br +HBr。
③氯化铝易升华、易潮解。
I.制备氯化铝
甲同学选择下列装置制备氯化铝(装置不可重复使用):
(1)本实验制备氯气的发生装置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种。
(2)连接装置之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先点燃A处酒精灯,当___________ 时(填实验现象)点燃F处酒精灯。
(3)气体流动方向是从左至右,装置导管接口连接顺序a→______→k→i→f→g→_____。
(4)D装置存在明显缺陷,若不改进,导致的实验后果是______________。
II.制备乙苯
乙同学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
步骤2:用酒精灯微热烧瓶。
步骤3:在烧瓶中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铝、适量的苯和溴乙烷。
步骤4:加热,充分反应半小时。
步骤5:提纯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5)本实验加热方式宜采用_______ (填“酒精灯直接加热”或“水浴加热”)。
(6)确认本实验A中已发生了反应的试剂可以是___。
A 硝酸银溶液 B 石蕊试液
C 品红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7)提纯产品的操作步骤有:
①过滤; ②用稀盐酸洗涤; ③少量蒸馏水水洗 ④加入大量无水氯化钙;⑤用大量水洗; ⑥蒸馏并收集136.2℃馏分 ⑦分液。
操作的先后顺序为⑤⑦__ __⑦__ __⑥(填其它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