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错误的是( )
| A. | 半径:F->Na+>Mg2+>Al3+ | | B. | 沸点:H2O<H2S<H2Se |
| C. | 酸性:HClO4>H2SO4>H3PO4 | | D. | 熔点:SiO2>NaCl>CO2 |
分析 A、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B、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含有氢键的沸点较高;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D、根据熔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分析.
解答 解:A、电子层结构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F->Na+>Mg2+>Al3+,故A正确;
B、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水分子间含有氢键的沸点较高,则氢化物熔沸点:H2O>H2Se>H2S,故B错误;
C、非金属性Cl>S>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H3PO4<H2SO4<HClO4 故C正确;
D、SiO2为原子晶体,NaCl为离子晶体,CO2为分子晶体,熔点顺序: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元素的性质与对应单质、化合物的关系,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是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用以下方法制取氢气,反应速率最小的是( ) | A. | 冬天,块状的锌与2mol/L稀硫酸溶液反应 |
| B. | 冬天,粉末状的锌与2mol/L稀硫酸溶液反应 |
| C. | 夏天,块状的锌与2mol/L稀硫酸溶液反应 |
| D. | 夏天,粉末状的锌与2mol/L稀硫酸溶液反应 |
10.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油脂的氢化属于还原反应,又属于加成反应,生成物为纯净物 |
| B. | 油脂经皂化反应后,可用饱和食盐水使硬脂酸钠析出 |
| C. | 2mol蔗糖的水解产物是1mol葡萄糖和1mol果糖 |
| D. | 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热后发生水解反应,冷却后加少量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会出现光亮的银镜 |
14.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稀溴水 | 观察白色沉淀三溴苯酚 |
B | 向待测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 鉴别乙酸、乙酸乙酯、乙醇 |
C | 向3ml5%CuSO4溶液中滴加3-4滴2%氢氧化钠溶液,再向其中加入0.5ml乙醛,加热 | 检验醛基 |
D |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冷却,继续滴加硝酸银溶液 |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