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Ⅰ.用24g烧碱配制成100mL溶液,其密度为1.2g/ml.(1)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1;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2)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用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1.用稀释后的溶液吸收2.24L氯气(标况)恰好完全反应,需要该溶液的体积是0.33L.
Ⅱ.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H2和CO物质的量之比为1:1,质量之比为1:14,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H2和CO分子个数比为14:1,体积之比为14:1.
分析 Ⅰ.(1)根据m=Vρ计算溶液的质量,氢氧化钠为24g,可知溶液质量分数,结合c=$\frac{1000ρω}{M}$计算浓度;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稀释后的浓度,结合2NaOH+Cl2=NaCl+NaClO+H2O计算;
Ⅱ.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m相等,根据n=$\frac{m}{M}$=$\frac{V}{{V}_{m}}$=$\frac{N}{{N}_{A}}$结合物质的构成计算.
解答 解:Ⅰ.(1)溶液质量为100mL×1.2g/mL=120g,则质量分数为$\frac{24g}{120g}×100%$=20%,c=$\frac{1000×1.2×20%}{40}$mol/L=6mol/L,故答案为:6mol•L-1; 20%;
(2)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用水稀释到100mL,体积为原来的10,则稀释后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原来的$\frac{1}{10}$,即0.6 mol•L-1,
n(Cl2)=$\frac{2.24L}{22.4L/mol}$=0.1mol,发生2NaOH+Cl2=NaCl+NaClO+H2O,需要0.2molNaOH,则V(NaOH)=$\frac{0.2mol}{0.6mol/L}$=0.33L,
故答案为:0.6 mol•L-1; 0.33;
Ⅱ.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m相等,同体积的H2和CO物质的量之比为1:1,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为2:28=1:14,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frac{m}{2}$:$\frac{m}{28}$=14:1,则由n=$\frac{m}{M}$=$\frac{V}{{V}_{m}}$=$\frac{N}{{N}_{A}}$可知,分子数之比为14:1,体积之比为14:1,
故答案为:1:1;1:14;14:1;14:1.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熟练掌握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转化关系,试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A. | 40mL | B. | 60mL | C. | 20mL | D. | 0mL |
查阅资料: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Cu2O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 KSCN 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血红色.
(2)若滴加 KSCN 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不合理;当原固体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时,加入稀H2SO4后产生的Fe3+与Cu反应生成Fe2+,滴加KSCN溶液后也可能不变红色.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 KSCN 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Fe2O3和Cu2O,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O3+6H+=2Fe3++3H2O、Cu2O+2H+═Cu+Cu2++H2O、2Fe3++Cu═2Fe2++Cu2+.
探究延伸
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4)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 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frac{9(b-a)}{a}$×100%.
(5)欲利用红色粉末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制取较纯净的胆矾 (CuSO4.5H2O)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
物质 | Cu(OH)2 | Fe(OH)2 | Fe(OH)3 |
开始沉淀pH | 6.0 | 7.5 | 1.4 |
沉淀完全pH | 13 | 14 | 3.7 |
A.氯水 B.H2O2 C.硝酸 D.NaOH E.氨水 F.Cu2(OH)2CO3
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①试剂I为B,试剂II为F(填字母).
②固体X的化学式为Fe(OH)3.
A. | 升高温度 | B. | 增加Y的用量 | C. | 减小压强 | D. | 使用催化剂 |
A. | 铜、空气、水 | B. | 氧气、干冰、浓硫酸 | ||
C. | 生石灰、熟石灰、烧碱 | D. | 纯碱、水银、胆矾 |
A. | 燃烧匙、蒸发皿 | B. | 圆底烧瓶、坩埚 | C. | 量筒、容量瓶 | D. | 试管、锥形瓶 |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反应物投入量 | 1mol X、3mol Y | 2mol Z | 4mol Z |
Z的浓度 (mol•L-1) | c1 | c2 | c3 |
反应的能量变化 | 放出a kJ | 吸收b kJ | 吸收c kJ |
体系压强(Pa) | p1 | p2 | p3 |
反应物转化率 | α1 | α2 | α3 |
A. | 2c1>c3 | B. | a+b=Q | C. | 2p2<p3 | D. | α1+α3>1 |
A. | NaFeO4 | B. | Na2FeO4 | C. | NaFe2O4 | D. | Na2Fe3O8 |
A. | 消耗22.4 LCO2可制得1mol乙酸 | |
B. |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 |
C. |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 |
D. | 该反应过程符合“绿色化学”原理,其原子利用率为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