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温度下,pH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分别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Ⅰ为氯化铵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Ⅱ为盐酸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 |
B.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d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但两点的KW相同 |
C.a点时,等体积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反应,消耗的NaOH量相同 |
D.c点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b点溶液导电能力强 |
D
解析试题分析:A、盐酸为强酸,氢离子完全电离。氯化铵水解得到氢离子,加水稀释的同时水解程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的同时有所增加,所以变化较小,Ⅰ为盐酸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Ⅱ为氯化铵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故A错;B、b、d两点pH均小于7,b点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对水的电离抑制作用强,所以b点水的电离程度比d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错误;C、pH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氯化铵浓度大,等体积的两溶液氯化铵消耗的氢氧化钠多,错误;D、C点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正确。
考点:考查盐类的水解、溶液稀释等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常温下,Ksp(CaSO4)=9´10-6,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溶液中,c(Ca2+)、c(SO42-)均相等 |
B.d点溶液通过蒸发可以变到c点 |
C.a点对应的Ksp等于c点对应的Ksp |
D.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42-)一定等于4´10-3 mol·L-1 |
下列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A |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 | 试纸变蓝 | NO2为酸性气体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该沉淀可能是BaSO4,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
C | 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 甲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
D | 在稀AgNO3溶液中先加入过量0.1mol/L NaCl溶液,再加入少量0.1mol/L NaI溶液 |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 | 说明Ksp(AgCl)>Ksp(AgI) |
稀氨水中存在下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能使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A.加浓氨水 | B.升高温度 | C.加NH4Cl溶液 | D.加NaOH溶液 |
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 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的pH分别为m和n(1<m<n)。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相同的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分别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前者pH变化小 |
B.等温下,等浓度的CH3COONa和NaCN溶液pH,后者大 |
C.HCN溶液和NaOH溶液不等体积混合后一定存在C(H+)―C(OH-)=C(CN-)―C(Na+) |
D.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前者是后者的10m-n倍 |
下列溶液显酸性的是
A.NaCl溶液 | B.Na2CO3溶液 | C.AlCl3溶液 | D.KNO3溶液 |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关系判定不正确的是
A.10mL 0.2 mol·L-1的氨水与l0mL 0.1 mol·L-1的盐酸充分反应混合后的溶液中,存在c(NH4+)+c(NH3·H2O)=2c(Cl-)= 0.1 mol·L-1 |
B.已知酸性HF > CH3COOH,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中:c(Na+) - c(F-) >c(K+) - c(CH3COO-) |
C.CH3COOK溶液中加入少量NaNO3固体后的碱性溶液一定有:c(K+)+c(H+)=c(CH3COO-)+c(OH-) |
D.已知NaHS03溶液pH<7,该溶液中一定有:c(Na+)> c(HSO3-)> c(SO32-)>c(H2SO3) |
已知一定温度下,有下列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数据:
物质 | Fe(OH)2 | Cu(OH)2 | Fe(OH)3 |
Ksp/25 ℃ | 8.0×10-16 | 2.2×10-20 | 4.0×10-38 |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 ≥9.6 | ≥6.4 | 3~4 |
则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向该混合溶液中加过量铁粉,能观察到红色固体析出
B.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C.该混合溶液中c(SO42-)∶[c(Cu2+)+c(Fe2+)+c(Fe3+)]>5∶4
D.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至3~4后过滤,能得到纯净的CuSO4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