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同时获得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图:根据要求填空:
(1)导管a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液体能够顺利流下.仪器b的名称是干燥管.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体流速;②将气体混合均匀;③干燥混合气体.
(2)A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C装置中CH4与Cl2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反应方式是CH4+Cl2$\stackrel{光照}{→}$CH3Cl+HCl
(3)D装置中的石棉上均匀附着潮湿的KI,其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氯气.
(4)E装置中除了有盐酸生成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分液.E装置的作用是CD.(填序号).
A.收集气体 B.吸收氯气 C.防止倒吸 D.吸收氯化氢
(5)该装置的缺陷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的主要成分是A B.
A、CH4B、CH3lC、CH2Cl2D、CHCl3E、CCl4.
分析 (1)导管a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液体能够顺利流下,浓硫酸可以吸收氯气和氯化氢中的水蒸气,仪器b为球形干燥管,可防止倒吸;
(2)MnO2能将HCl(浓)氧化为MnCl2和Cl2;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一氯取代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
(3)氯气能将碘化钾氧化为碘单质;
(4)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为氯化氢和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最后生成的HCl溶于水生成盐酸,与有机物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产物氯化氢极易溶于水,球形干燥管,可防止倒吸;
(5)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一氯甲烷是气体,还可能有过量的甲烷.
解答 解:(1)A装置制取氯气,导管a连接分液漏斗和烧瓶,其作用为:平衡气压,使浓盐酸能够顺利流下,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体流速;②使气体混合均匀;③干燥气体,仪器b为球形干燥管,吸收尾气氯气,防止污染环境,用该装置吸收可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平衡气压,使液体能够顺利流下;干燥管;干燥混合气体;
(2)MnO2能将HCl(浓)氧化为MnCl2和Cl2,A中制取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离子反应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C装置中CH4与Cl2生成一氯代物,反应为:CH4+Cl2$\stackrel{光照}{→}$CH3Cl+HCl,
故答案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CH4+Cl2$\stackrel{光照}{→}$CH3Cl+HCl;
(3)氯气具有氧化性,KI中-1价的碘能被氯气氧化,产物为氯化钾固体和碘单质,所以,D装置的石棉中均匀混有KI粉末,能吸收过量的氯气,
故答案为:吸收过量的氯气;
(4)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为氯化氢和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其中一氯甲烷为气态,反应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均是油状的液体,E装置中除了有盐酸生成外,还含有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不溶于水,能分层,可用分液分开,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极易溶于水,球形干燥管球形体积大,能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分液;CD;
(5)一氯甲烷是气体,还可能有过量的甲烷,所以尾气的主要成分是可能存在剩余的甲烷和生成的一氯甲烷等气体,应进行尾气处理,该装置的缺陷是没有进行甲烷和生成的一氯甲烷等尾气处理,
故答案为:A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明确取代反应原理是解答关键.
A. | 水玻璃 | B. | 澄清石灰水 | C. | 氯化钙 | D. | 饱和碳酸钠 |
I.理论预测
甲同学认为Br2和I2都可能将Fe2+氧化为Fe3+;乙同学认为Br2和I2可能都不会将Fe2+氧化为Fe3+;丙同学认为还有一种可能.
丙同学的观点是Br2能将Fe2+氧化为Fe3+,I2可能不行.
Ⅱ.进行实验
实验 |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一 | ① | 向试管A中加入2mLFeCl2溶液,滴加少量溴水,振荡 | 溶液变为黄色 |
② | 滴加少量KSCN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
二 | ① | 向试管B中加入2mL FeCl2溶液和0.5mL苯,将胶头滴管伸入下层溶液,加入约0.5mL稀碘水 | 溶液变为黄色 |
② | 滴加少量KSCN溶液 | 溶液没有出现红色 |
(1)甲同学认为实验一中现象说明溴水能将Fe2+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Br2=2Fe3++2Br-.
(2)乙同学认为实验二更严谨,试管B中加入苯的目的是加入苯能起到液封的作用,减少空气对实验的干扰.
(3)参照实验二改进实验一后,实验现象与原来一致.综合上述实验中的现象,可判断Cl2、Br2、I2和Fe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2>Br2>Fe3+>I2.
(4)用原子结构解释Cl2、Br2、I2化学性质递变的原因是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减弱.
A. | 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H+、Cl-,所以氯化氢是离子化合物 | |
B. |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正、逆反应速率均为0 | |
C. | 2 mol SO2 与1 mol O2混合一定能生成2 mol SO3 | |
D. | 使用催化剂不一定能加大反应速率 |
A. |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CH4与18 g 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A | |
B. | 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反应中,当5.6 g Fe全部转化为Fe3O4时,则有0.3 NA电子发生转移 | |
C. | 在1 L 0.1 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等于0.1 NA | |
D. | 12.4 g白磷中含有共价键数为0.4 NA |
A. | 一样多 | B. | 后者较前者多 | C. | 前者较后者多 | D. | 无法比较 |
①酒精;②食盐;③石墨;④甲烷;⑤红糖;⑥水;⑦一氧化碳;⑧石灰石;⑨食用油;⑩醋酸.
A. | ①②④⑤⑨ | B. | ①④⑤⑨⑩ | C. | ①③④⑤⑦⑧⑨⑩ | D. | ①④⑤⑥⑩ |
A. | 纯净物一定由分子组成 | |
B. |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
C. | 混合物一定是由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 | |
D. |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