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试运用所学知识,研究CO等气体的性质,请回答:
(1)生产水煤气过程中有以下反应:
①C(s)+CO2(g)?2CO(g)△H1
②CO(g)+H2O(g)?H2(g)+CO2(g)△H2
③C(s)+H2O(g)?CO(g)+H2(g)△H3
反应③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O)c({H}_{2})}{c({H}_{2}O)}$;上述反应中△H1、△H2、△H3之间的关系为△H1+△H2═△H3或△H2═△H3-△H1,或△H1═△H3-△H2
(2)不同温度下反应②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则△H2< 0(填“<”“>”);
温度/℃400500800
平衡常数K9.9491
在500℃时,把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O和H2O(g)充入反应容器,达到平衡时c(CO)=0.005mol/L、c(H2)=0.015mo/L,则CO的平衡转化率为75%.
(3)对于反应2NO2(g)?N2O4(g)△H<0,当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N2O4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T1<T2(填“>”或“<”);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反应方向移动;B、C两点的平衡常数B>C(填“>”或“<”).

分析 (1)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反应焓变关系可以利用盖斯定律分析得到关系,根据方程式之间的关系结合盖斯定律确定焓变关系;
(2)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根据移动方向和平衡常数的关系判断反应热;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的CO的物质的量浓度,再结合转化率公式计算一氧化碳的转化率;
(3)根据温度、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分析,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解答 解:(1)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O)c({H}_{2})}{c({H}_{2}O)}$,将方程式①+②得③,所以其焓变得△H1+△H2═△H3(或△H2═△H3-△H1,或△H1═△H3-△H2
故答案为:$\frac{c(CO)c({H}_{2})}{c({H}_{2}O)}$;△H1+△H2═△H3或△H2═△H3-△H1,或△H1═△H3-△H2
(2)根据表中数据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2<0,根据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关系式知,平衡时,c(CO)=0.005mol/L、c(H2)=0.015mo/L,
参加反应的c(CO)=c(H2)=0.015mo/L,一氧化碳的转化率=$\frac{0.015mol/L}{0.005mol/L+0.015mol/L}$×100%=75%,
故答案为:<;75%;
(3)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相同压强下,由C到A,四氧化二氮的体积分数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温度降低,则T1<T2;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所以B>C,
故答案为:<;正反应方向;>.

点评 本题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盖斯定律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考试热点,会根据反应方程式特点及外界条件来分析解答,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其研究来自正确的理论指导,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 度(℃)360440520
K值0.0360.0100.0038
(1)①写出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N2+3H2$?_{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②理论上,为了增大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d.(填序号)
a.增大压强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升高温度                   d.及时分离出产物中的NH3
(2)原料气H2可通过反应 CH4(g)+H2O (g)?CO(g)+3H2(g) 获取,已知该反应中,当初始混合气中的$\frac{n({H}_{2}O)}{n(C{H}_{4})}$恒定时,温度、压强对平衡混合气CH4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图中,两条曲线表示压强的关系是:P1<P2(填“>”、“=”或“<”).
②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原料气H2还可通过反应CO(g)+H2O(g)?CO2 (g)+H2(g) 获取.
①T℃时,向容积固定为5L的容器中充入1mol水蒸气和1mol CO,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8mol•L-1,则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2.25.
②保持温度仍为T℃,改变水蒸气和CO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充入容器进行反应,下列描述能够说明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是cd(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a molH2
d.混合气中n(CO):n(H2O):n(CO2):n(H2)=1:16:6: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