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消除尾气中的NO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
I.NO氧化机理
已知:2NO(g)+O2(g)===2NO2(g)△H=-110kJ·mol-1;25℃时,将NO和O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1充入刚性反应容器中,用测压法研究其反应的进行情况。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忽略NO2与N2O4的转化)
t/min | 0 | 80 | 160 | |
p/kpa | 75.0 | 63.0 | 55.0 | 55.0 |
(1)0~80min,v(O2)=_____kPa/min;随着反应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用压强代替浓度所得到的平衡常数用K(p)表示,25℃时,K(p)的值为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2)查阅资料,对于总反应2NOg)+O2(g)=2NO2(g)有如下两步历程
第一步2NO(g)====N2O2(g) 快速反应
第二步N2O2(g)+O2(g)=2NO2(g) 慢反应
总反应速率主要由第______步决定;若利用分子捕获器适当减少反应容器中的N2O2,总反应的平衡常数K(p)将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体系压强p∞(35℃)______p∞(25℃)(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II.NO的工业处理
(3)H2还原法:2NO(g)+2H2(g)===N2(g)+2H2O(g);△H=a;已知在标准状况,由元素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mol纯化合物时的焓变叫标准摩尔生成焓。NO(g)和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90kJ/mol、-280kJ/mol,则a=_____。
(4)O3-CaSO3联合处理法
NO可以先经O3氧化,再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生成的NO2,转化为HNO2,则悬浮液吸收N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CaSO3水悬浮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能提高SO32-对NO2的吸收速率。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结合化学用语和文字)
【答案】0.15 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降低 3.20 二 不变 大于 -740kJ/mol CaSO3+2NO2+H2O=CaSO4+2HNO3 对于反应CaSO3(s)Ca2+(aq)+SO32-(aq),加入硫酸钠溶液时,硫酸根离子部分结合钙离子,使其平衡向右移动,SO32-的浓度增大,吸收NO2的速率增大。
【解析】
(1)根据三段式计算;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降低;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书写;
(2)历程中最慢的反应步骤决定反应速率;平衡常数K(p)只受温度影响;提高反应温度决速反应步骤平衡逆向移动,体系压强增大;
(3)△H=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之和-反应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之和;
(4)NO2将CaSO3氧化,写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对于反应CaSO3(s)Ca2+(aq)+SO32-(aq),加入硫酸钠溶液时,硫酸根离子部分结合钙离子,使其平衡向右移动。
(1)t=0min时,P=75kpa,将NO和O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1充入刚性反应容器中
2NO(g)+O2(g)===2NO2(g)
p始/kpa 50 25
△p/kpa 2x x 2x
p/kpa 50-2x 25-x 2x
80min时, (50-2x )+( 25-x)+2x=63
x=12kpa
v(O2)=12/80=0.15kPa/min;
随着反应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降低;
平衡时,(50-2x )+( 25-x)+2x=55, x=20kpa,用压强代替浓度所得到的平衡常数用K(p)表示,25℃时,K(p)的值为402/(102×5)=3.20;
(2)历程中最慢的反应步骤决定反应速率,第二步是慢反应,是决速反应;平衡常数K(p)只受温度影响,减少反应容器中的N2O2,总反应的平衡常数K(p)将不变;提高反应温度决速反应步骤N2O2(g)+O2(g)=2NO2(g) 平衡逆向移动,体系压强增大,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体系压强p∞(35℃)大于p∞(25℃);
(3)△H=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之和-反应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之和=-280kJ/mol×2-90kJ/mol×2=-740kJ/mol;
(4)NO2将CaSO3氧化,悬浮液吸收N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SO3+2NO2+H2O=CaSO4+2HNO3;
对于反应CaSO3(s)Ca2+(aq)+SO32-(aq),加入硫酸钠溶液时,硫酸根离子部分结合钙离子,使其平衡向右移动,SO32-的浓度增大,吸收NO2的速率增大。
【题目】向物质X中逐渐加入(或通入)Y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Y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下表中符合图示情况的是
A | B | C | D | |
X | CO2 | HCl | NaOH | AlCl3 |
Y | Ca(OH)2 | NaAlO2 | AlCl3 | NaOH |
A.AB.BC.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