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研究其性质有重要意义.A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按如图装置,引发紫色石蕊溶液上喷,可以得到蓝色喷泉;A与浓H2SO4反应,放出无色气体C.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C,仍按如图装置,引发紫色石蕊溶液上喷,可以得到红色喷泉.
(1)写出A与浓NaOH溶液共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
(2)可用于除去B中水分的干燥剂是
(3)引发紫色石蕊溶液上喷的操作是
(4)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两个烧瓶分别充满气体B和气体C,做喷泉实验后,水都充满烧瓶,两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分析:(1)依据A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气体B,推出B为氨气;依据A与浓H2SO4反应,放出能是石蕊试液变为红色的无色气体C,推出C为二氧化硫,所以A为亚硫酸铵或者是亚硫酸氢铵,据此写出离子方程式;
(2)依据氨气的性质选择干燥剂;依据二氧化硫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
(3)依据喷泉实验的原理结合二氧化硫的水溶性解答;
(4)依据浓度公式,设烧瓶的体积为V,气体摩尔体积为Vm,带入公式C=
=
=
,以此解答.
(2)依据氨气的性质选择干燥剂;依据二氧化硫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
(3)依据喷泉实验的原理结合二氧化硫的水溶性解答;
(4)依据浓度公式,设烧瓶的体积为V,气体摩尔体积为Vm,带入公式C=
n |
V |
| ||
V |
1 |
Vm |
解答:解:(1)依据A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气体B,推出B为氨气;依据A与浓H2SO4反应,放出能是石蕊试液变为红色的无色气体C,推出C为二氧化硫,所以A为亚硫酸铵或者是亚硫酸氢铵,
氢氧化钠与亚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
2NH3↑+2H2O;
氢氧化钠与亚硫酸氢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SO3-+NH4++2OH-═2H2O+NH3↑+SO32-;
故答案为:NH4++OH-
2NH3↑+2H2O或者HSO3-+NH4++2OH-═2H2O+NH3↑+SO32-;
(2)氨气是碱性气体,可选用碱性干燥剂碱石灰干燥;二氧化硫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碱石灰; 向上排空气法;
(3)二氧化硫能溶于水,挤压胶头滴管内的水进入烧瓶,烧瓶中二氧化硫溶于水,烧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形成喷泉,所以引发喷泉的操作: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故答案为: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4)设烧瓶的体积为V,气体摩尔体积为Vm,带入公式C=
=
=
,所以最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所取的气体无关,不管是氨气还是二氧化硫最终浓度都是
,
故答案为:1:1.
氢氧化钠与亚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
| ||
氢氧化钠与亚硫酸氢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SO3-+NH4++2OH-═2H2O+NH3↑+SO32-;
故答案为:NH4++OH-
| ||
(2)氨气是碱性气体,可选用碱性干燥剂碱石灰干燥;二氧化硫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碱石灰; 向上排空气法;
(3)二氧化硫能溶于水,挤压胶头滴管内的水进入烧瓶,烧瓶中二氧化硫溶于水,烧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形成喷泉,所以引发喷泉的操作: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故答案为: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4)设烧瓶的体积为V,气体摩尔体积为Vm,带入公式C=
n |
V |
| ||
V |
1 |
Vm |
1 |
Vm |
故答案为:1:1.
点评:本题考查了氨气的制备和性质的检验,喷泉实验的原理和引发操作,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题目综合性比较强,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喷泉实验的原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