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A与C,B与D均为同主族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分析:A与C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设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若B为第二周期元素,则2x=2,x=1,则A为H,B与D同主族,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B为C,C为Na,D为Si,它们的核电荷数1+6+11+14=32,符合题意;若B为第三周元素,则2x=8,x=4,A为碳,C为硅,B和D找不出符合题意的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与C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设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若B为第二周期元素,则2x=2,x=1,则A为H,B与D同主族,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B为C,C为Na,D为Si,它们的核电荷数1+6+11+14=32,符合题意,则
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在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半径关系为C>D>B>A,故A正确;
B.非金属性C>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B>D,故B错误;
C.C为Na,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第ⅠA族,故C错误;
D.C的最高氧化物为CO2,存在C=O双键,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原子结构的关系来推断元素,然后利用元素的电子排布分析位置及半径,利用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来分析解答问题,推断元素是解答本题的难点,应学会利用假设和验证的方法来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0?崇文区一模)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
信息①原子半径大小:A>B>C>D
信息②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三种分子的比例模型及部分性质: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2周期IVA族
第2周期IVA族
,请写出BC2分子的电子式

(2)A所在周期中,E元素的单质还原性最强,F元素的某些盐类常用作净水剂.E单质与甲反应有化合物X生成.请写出以下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元素的单质与物质甲发生的反应
Cl2+H2O=H++Cl-+HClO
Cl2+H2O=H++Cl-+HClO

②F、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Y可作为高温结构陶瓷材料,X与Y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
Al2O3+2OH-═2AlO-2+H2O
Al2O3+2OH-═2AlO-2+H2O

(3)物质丁的元素组成和甲相同,丁分子具有18电子结构.向盛有一定浓度丁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用少量稀硫酸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滴加过程中的现象是:
①浅绿色溶液变成深棕黄色,②有少量气泡出现(经验证是氧气),片刻后反应变得剧烈,并放出较多热量,继续滴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③试管底部出现红褐色沉淀.向浊液中再滴入稀硫酸,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请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解释①、②、③中加点的字.①
发生反应2Fe2++H2O2+2H+=2Fe3++2H2O,浅绿色Fe2+被过氧化氢氧化成黄色Fe3+
发生反应2Fe2++H2O2+2H+=2Fe3++2H2O,浅绿色Fe2+被过氧化氢氧化成黄色Fe3+
过氧化氢分解可产生氧气,常温时反应2H2O2=2H2O+O2↑较慢,因而开始气泡少;受热并且被逐渐增多的Fe3+催化,使反应速率加快而剧烈
过氧化氢分解可产生氧气,常温时反应2H2O2=2H2O+O2↑较慢,因而开始气泡少;受热并且被逐渐增多的Fe3+催化,使反应速率加快而剧烈
溶液中存在平衡Fe3++2H2O?Fe(OH)3+3H+,反应①使c(H+)降低且反应②放热,平衡正向移动,当水解出的Fe(OH)3较多时就聚集为沉淀
溶液中存在平衡Fe3++2H2O?Fe(OH)3+3H+,反应①使c(H+)降低且反应②放热,平衡正向移动,当水解出的Fe(OH)3较多时就聚集为沉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