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在pH=0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 Na+、K+、MnO4-、Cl- | B. | Cl-、SO32-、K+、Na+ | ||
C. | Na+、Cl-、CH3COO-、K+ | D. | K+、I-、Na+、ClO- |
分析 无色溶液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pH=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
A.高锰酸根离子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
B.亚硫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醋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醋酸,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四种离子都是无色离子,次氯酸根离子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
解答 解:溶液无色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pH=0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
A.MnO4-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要求,故A错误;
B.SO32-与强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但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CH3COO-与氢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醋酸,但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K+、I-、Na+、ClO-都是无色离子,由于I-、ClO-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符合条件,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8.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
B. | 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 |
C. | 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 |
D. | 冶炼单质Al、Fe、Cu均可采用热还原的方法 |
19.有关于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者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各种水果之所以有果香味,是因为水果中含有一定的酯类物质 | |
B. | 苯酚有毒,所以日常所用的药皂中不可能掺入苯酚 | |
C. | 用浓溴水可以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 |
D. | 将蔗糖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后,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以检验还原性糖 |
16.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恰好完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
A. | 有2个A原子 | B. | 有2个氧原子 | C. | 有1个A原子 | D. | 有1个氧原子 |
3.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中:
①所有原子核均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②原子处于基态时,次外层电子不一定是8个;
③稀有气体元素,其基态原子最外层都是8个电子;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其中正确的是( )
①所有原子核均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②原子处于基态时,次外层电子不一定是8个;
③稀有气体元素,其基态原子最外层都是8个电子;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只有② | D. | 只有④ |
13.下列现象不能用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 | 相同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 | |
B. | 浓FeCl3溶液滴入沸水加热形成红褐色透明液体 | |
C. | 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矿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 | |
D. | 加入少量AgCl固体可以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化钠杂质 |
20.1mol某烃最多能和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氯代烷,1mol此氯代烷分子上的氢原子和6mol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碳元素和氯元素的氯代烷,该烃可能是( )
A. | CH3CH=CH2 | B. | CH2=CH2 | C. | CH≡CH | D. | CH≡C-CH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