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已知:在25℃时,向10mL 0.01mol•L-1NaCN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1的盐酸,滴定曲线如图1所示,CN-、HCN浓度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b点时,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关系:c(CN-)>c(Cl-)>c(HCN)>c(OH-)>c(H+
B.d点溶液存在的关系:c(Na+)+c(H+)=c(HCN)+c(OH-)+2c(CN-
C.图2中的e点对应图1中的c点
D.在滴定过程中选用酚酞试剂比选用甲基橙试剂作指示剂误差更小

分析 A.b点时,溶液呈碱性,此时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NaCN)=c(NaCl)=c(HCN),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
B.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判断;
C.图2中的e点是HCN、NaCN浓度相等,而图1中的c点是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盐酸,促进CN-的水解,使CN-的离子浓度变小;
D.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d点溶液呈酸性,所以应用酸性范围内变化的指示剂甲基橙减小误差.

解答 解:A.b点时,溶液呈碱性,此时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NaCN)=c(NaCl)=c(HCN),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所以c(HCN)>c(Cl-)>c(CN-)>c(OH-)>c(H+),故A错误;
B.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c(Cl-)=c(HCN)+c(CN-),而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c(Cl-)+c(OH-)+c(CN-),则c(Na+)+c(H+)=c(HCN)+c(OH-)+2c(CN-),故B正确;
C.图2中的e点是HCN、NaCN浓度相等,而图1中的c点是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盐酸,促进CN-的水解,使CN-的离子浓度变小,所以应增强溶液的pH值,所以图2中的e点对应图1中的a点,故C错误;
D.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d点溶液呈酸性,所以应用酸性范围内变化的指示剂甲基橙减小误差,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每一点发生的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及离子浓度大小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已知A、B、C、D、E、F、G、H八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前四个周期.A、B、C是三种非金属元素,A与B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且A、B、C能形成离子化合物.B与H位于同一主族,D的单质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两性金属,E的单质是日常生活中用途最广泛的金属且其价电子数是G的两倍,F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的p电子数是s电子数的两倍,D、H、F位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E、G、H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均与其周期序数相同.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以下问题:
(1)A、B、C形成的此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的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E单质在常温下遇到A、B、C形成的另一化合物的浓溶液发生钝化现象,过量的E单质在此化合物的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3Fe2-+2NO↑+4H2O,E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E3+与E2+的稳定性大小为Fe3+>Fe2+
(2)B、C、D、H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P>Al,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Al<P<N<O.
(3)A、C、G可形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46的一元羧酸分子,其分子中存在的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为3:1;F、G对应的氢化物中键能大小为F-H键>G-H键.
(4)由A、C、F可形成两种酸类化合物,用离了方程式说明它们的酸性强弱2H++SO32-=SO2↑+H2O或H++HSO3-=SO2↑+H2O.由A、C、F与钠四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为l:3:1:1组成一种化合物,其水溶液显酸性,则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SO3-)>c(H+)>c(SO32-)>c(OH-).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