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 | K2CO3 | B. | Na2O2 | C. | Mn2O7 | D. | MgO |
分析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且只含金属元素、氧元素两种元素,一般为金属氧化物,但某些金属氧化物(Mn2O7、Al2O3)不是碱性氧化物,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K2CO3含K、C、O三种元素,属于盐,故A不选;
B.Na2O2为和酸反应生成眼、水和氧气,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碱性氧化物概念,故B不选;
C.Mn2O7为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不选;
D.MgO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且与碱不反应,MgO为碱性氧化物,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为基础性习题,把握物质的组成、碱性氧化物的判断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概念的理解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刚玉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熔点也相当高,刚玉坩埚可用于熔融碳酸钾 | |
B. | CO2是大量使用的灭火剂,但着火的镁条在CO2中继续燃烧说明它也可以助燃 | |
C. | 人血清中的血浆铜蓝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51000,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 |
D. | 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
6.甲醇、天燃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甲烷.已知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已知CO的结构式为C≡O):
①CH3OH(g)?CO(g)+2H2(g)△H1
②CO2(g)+3H2(g)?CH3OH(g)+H2O(g)△H2
③CO(g)+H2O(g )?CO2(g)+H2(g)△H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H1=+99kJ/mol.已知△H2=-58kJ•mol-1,则△H3=-41kJ/mol.
(2)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甲醇发生反应①.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平衡时甲醇的转化率记作a1).
①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CO)为0.001mol/(L•s);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的表达式为$\frac{c(CO){c}^{2}({H}_{2})}{c(C{H}_{3}OH)}$.
②已知若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CH3OH的转化率a2>a1(填“大于”或“小于”、“等于”),判断理由是因为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恒压相当于在恒容的基础上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3)合成CH4的原理:CO2(g)+4H2(g)?CH4(g)+2H2O(g)△H=-162kJ•mol-1.其他条件相同,实验测得在T1和P1与T2和P2条件下该反应的H2平衡转化率相同,若T1>T2,则P1>P2(填“>”、“<”或“=”).
(4)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如图2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成功地实现了以CO2和H2O合成CH4①写出铜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CO2+8e-+8H+=CH4+2H2O.
②为提高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工作效率,可向装置中加入少量硫酸(选填“盐酸”或“硫酸”).
(5)标准状况下,将22.4L的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的CO2通入到0.1L 1mol•L-1的NaOH溶液中,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O3-)>c(OH-)>c(H+)>c(CO32-).
(6)天然气中的少量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HS+O2=2NH3•H2O+2S↓.
①CH3OH(g)?CO(g)+2H2(g)△H1
②CO2(g)+3H2(g)?CH3OH(g)+H2O(g)△H2
③CO(g)+H2O(g )?CO2(g)+H2(g)△H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 H-H | C-O | C≡O | H-O | C-H |
E/(kJ•mol-1) | 436 | 343 | 1076 | 465 | 413 |
(2)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甲醇发生反应①.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平衡时甲醇的转化率记作a1).
①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CO)为0.001mol/(L•s);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的表达式为$\frac{c(CO){c}^{2}({H}_{2})}{c(C{H}_{3}OH)}$.
②已知若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CH3OH的转化率a2>a1(填“大于”或“小于”、“等于”),判断理由是因为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恒压相当于在恒容的基础上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3)合成CH4的原理:CO2(g)+4H2(g)?CH4(g)+2H2O(g)△H=-162kJ•mol-1.其他条件相同,实验测得在T1和P1与T2和P2条件下该反应的H2平衡转化率相同,若T1>T2,则P1>P2(填“>”、“<”或“=”).
(4)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如图2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成功地实现了以CO2和H2O合成CH4①写出铜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CO2+8e-+8H+=CH4+2H2O.
②为提高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工作效率,可向装置中加入少量硫酸(选填“盐酸”或“硫酸”).
(5)标准状况下,将22.4L的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的CO2通入到0.1L 1mol•L-1的NaOH溶液中,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O3-)>c(OH-)>c(H+)>c(CO32-).
(6)天然气中的少量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HS+O2=2NH3•H2O+2S↓.
3.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1.6gCH4与1.8gNH4+所含质子数均为NA | |
B. | 常温下,5.6g铁钉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
C. | 0.5 mol•L-1Na2CO3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1.5NA | |
D. | 常温常压下,44gCO2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为NA |
20.下列有关有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则可证明有乙烯产生 | |
B. | 乙醇与钠的反应可以用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实验室制乙炔 则不能使用该装置 | |
C. | 检验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是否水解及水解的程度且只取一次水解液,可以先碱化水解 液,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最后加入碘溶液 | |
D. | 检验 3-氯丙炔中的氯原子,可以将其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后,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 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
7.实现下列有机化合物转化的最佳方法是( )
A. | 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稀硫酸 | |
B. | 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 | |
C. | 与足量稀硫酸共热后再加入足量NaHCO3溶液 | |
D. | 与足量稀硫酸共热后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 |
4.苯的结构简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苯与液溴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 | |
B. | 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 |
C. | 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 |
D. | 苯可以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之褪色 |
5.在120℃时,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2.0 L,完全燃烧生成4.0 L水蒸气和3.0 L CO2,下列对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一定含有C2H4,可能含有C2H6 | B. | 一定含有C2H4,不一定含有CH4 | ||
C. | 一定含有CH4,可能含有C2H4 | D. | 一定含有CH4和C3H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