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短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A、C位于同一主族,A为非金属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E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电子式为
,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离子键、极性键
离子键、极性键

(2)由上述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某种盐,水溶液显碱性,是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将该盐溶液滴入KI淀粉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I-+ClO-+H2O=I2+Cl-+2OH-
2I-+ClO-+H2O=I2+Cl-+2OH-

(3)用石墨电极电解CD的饱和溶液,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200mL,测得pH为13,则阳极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01
0.01
mol.
(4)E元素与D元素可形成ED2和ED3两种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③
①③

①保存ED2溶液时,需向溶液中加入少量E单质
②ED2只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ED3只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
③铜片、碳棒和ED3溶液组成原电池,电子由铜片沿导线流向碳棒④向淀粉碘化钾溶液和苯酚溶液中分别滴加几滴ED3的浓溶液,原无色溶液都变成紫色
(5)25℃时,将pH=4.00的A元素与D元素形成化合物AD的水溶液稀释1.00×103倍,则稀释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必遵循的定量等式关系式是
c(OH-)+c(Cl-)=c(H+
c(OH-)+c(Cl-)=c(H+

(6)将一定量的D单质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D元素的离子,其中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苛性钾溶液中KOH的质量是
16.8
16.8
分析:短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B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B为氧元素;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则C为钠元素;A、C位于同一主族,A为非金属元素,则A为氢元素;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D最外层电子数为7,原子序数比钠元素大,则D为氯元素;E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则E为铁元素.
解答:解:短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B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B为氧元素;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则C为钠元素;A、C位于同一主族,A为非金属元素,则A为氢元素;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D最外层电子数为7,原子序数比钠元素大,则D为氯元素;E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则E为铁元素.
故A为氢元素;B为氧元素;C为钠元素;D为氯元素;E为铁元素.
(1)C为钠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由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电子式为;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氢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
故答案为:;离子键、极性键.
(2)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某种盐,水溶液显碱性,是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则该盐为NaClO,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将碘离子氧化物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I-+ClO-+H2O=I2+Cl-+2OH-
故答案为:2I-+ClO-+H2O=I2+Cl-+2OH-
(3)用石墨电极电解NaCl的饱和溶液,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200mL,测得pH为13,则c(OH-)=0.1mol/L,所以n(OH-)=0.2L×0.1mol/L=0.02mol,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阳极生成氯气,由2Cl-+2H2O
 电解 
.
 
2OH-+H2↑+Cl2↑可知,生成氯气0.01mol.
故答案为:0.01.
(4)E元素与D元素可形成ED2和ED3两种化合物分别为FeCl2和FeCl3
①FeCl2容易被氧化,保存FeCl2溶液时,需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单质,防止FeCl2被氧化,故①正确;
②FeCl2可以通过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FeCl3可以通过氯化钡与硫酸铁等反应生成,故②错误;
③铜片、碳棒和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铜作负极,电子由铜片沿导线流向碳棒,故③正确;
④向淀粉碘化钾溶液滴加几滴ED3的浓溶液,有碘单质生成,碘遇淀粉呈蓝色,苯酚溶液中滴加几滴ED3的浓溶液,原溶液变成紫色,故④错误.
故选:①③.
(5)25℃时,将pH=4.00的HCl的水溶液稀释1.00×103倍,则稀释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必遵循的定量等式关系式是 电荷守恒,即c(OH-)+c(Cl-)=c(H+).
故选:c(OH-)+c(Cl-)=c(H+).
(6)D为氯元素,将一定量氯气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D元素的离子,由图可知有ClO-、ClO3-生成,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还有Cl-生成,容易中n(ClO-)=0.06mol,n(ClO3-)=0.03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的氯离子n(Cl-)=0.06mol+0.03mol×5=0.21mol,根据物料守恒可知n(K+)=n(Cl-)+n(ClO-)+n(ClO3-)=0.21mol+0.06mol+0.03mol=0.3mol,所以该苛性钾溶液中KOH的质量是 0.3mol×56g/mol=16.8g.
故答案为:16.8.
点评:考查结构与位置关系、化学用语、氧化还原反应及计算、原电池及计算、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难度中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全面掌握.(6)中关键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氯离子物质的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0?崇文区一模)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
信息①原子半径大小:A>B>C>D
信息②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三种分子的比例模型及部分性质: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2周期IVA族
第2周期IVA族
,请写出BC2分子的电子式

(2)A所在周期中,E元素的单质还原性最强,F元素的某些盐类常用作净水剂.E单质与甲反应有化合物X生成.请写出以下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元素的单质与物质甲发生的反应
Cl2+H2O=H++Cl-+HClO
Cl2+H2O=H++Cl-+HClO

②F、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Y可作为高温结构陶瓷材料,X与Y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
Al2O3+2OH-═2AlO-2+H2O
Al2O3+2OH-═2AlO-2+H2O

(3)物质丁的元素组成和甲相同,丁分子具有18电子结构.向盛有一定浓度丁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用少量稀硫酸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滴加过程中的现象是:
①浅绿色溶液变成深棕黄色,②有少量气泡出现(经验证是氧气),片刻后反应变得剧烈,并放出较多热量,继续滴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③试管底部出现红褐色沉淀.向浊液中再滴入稀硫酸,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请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解释①、②、③中加点的字.①
发生反应2Fe2++H2O2+2H+=2Fe3++2H2O,浅绿色Fe2+被过氧化氢氧化成黄色Fe3+
发生反应2Fe2++H2O2+2H+=2Fe3++2H2O,浅绿色Fe2+被过氧化氢氧化成黄色Fe3+
过氧化氢分解可产生氧气,常温时反应2H2O2=2H2O+O2↑较慢,因而开始气泡少;受热并且被逐渐增多的Fe3+催化,使反应速率加快而剧烈
过氧化氢分解可产生氧气,常温时反应2H2O2=2H2O+O2↑较慢,因而开始气泡少;受热并且被逐渐增多的Fe3+催化,使反应速率加快而剧烈
溶液中存在平衡Fe3++2H2O?Fe(OH)3+3H+,反应①使c(H+)降低且反应②放热,平衡正向移动,当水解出的Fe(OH)3较多时就聚集为沉淀
溶液中存在平衡Fe3++2H2O?Fe(OH)3+3H+,反应①使c(H+)降低且反应②放热,平衡正向移动,当水解出的Fe(OH)3较多时就聚集为沉淀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