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针对网络上流传的隔夜熟肉中因亚硝酸钠(NaNO2)含量严重超标而不能食用的说法,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查阅资料

NaNO2有毒,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NaNO2溶液显碱性,肉类在放置过程中,NaNO3逐渐转化为NaNO2,国家规定肉制品中NaNO2含量不能超过30 mg/kg。

活动二:鉴别NaNO2与食盐

(1)NaNO2与食盐的外观相似,易被当成食盐误用,分析以下两种鉴别方法:

能否各取少许固体用舌头品尝?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用稀硫酸、淀粉和KI溶液鉴别,溶液变蓝的是NaNO2具有___性。

活动三:探究NaNO3与NaNO2的相互转化

(2)制取NaNO2与NaNO3混合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2NO2+2NaOH=NaNO2+NaNO3+H2O

写出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作为装置II中的试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装置III中反应完全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NaNO2与NaNO3混合溶液露置于空气,隔夜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则溶液中NaNO2的含量_______(选填“增多”、“减少"或“不变”),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答案(1)不能(1氧化(1)(2)Cu+4HNO3()=Cu(NO3)2+2NO2↑+ 2H2O(2

不能1);NO2与水反应生成NO,会污染空气(1 先打开a,再关闭b(1分)

(3)减小(1分)2NaNO2+O2=2NaNO3(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任何化学试剂都不能用舌头品尝

能使淀粉、KI溶液变蓝,说明离子被氧化为单质碘,因此说明亚硝酸钠较强氧化性;

(2)①Ⅰ装置中产生二氧化氮,反应的方程式为Cu+4HNO3()=Cu(NO3)2+2NO2↑+ 2H2O

NO2与水反应能产生一氧化氮,排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所以水不能作为装置中的试剂;

装置中反应完全后,要将装置中产生的二氧化氮排到装置中,所以操作为先打开a,再关闭b;

(3)NaNO2是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成NaNO3是强酸强碱盐,所以会使溶液的pH减小,而溶液中NaNO2的含量会减小,反应的方程式为2NaNO2+O2=2NaNO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氮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对缓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反应CO(g)+2H2(g)CH3OH(g) ΔH=-99kJ·mol-1中的相关化学键能如下:

则x=

(2)甲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既可以作为燃料,还可用于合成其它化工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利用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CH3OH(g) +CO(g) HCOOCH3(g) ΔH=-29.1kJ·mol-1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H3OH(g) 和2mol CO,测得容器内的压强(p:kPa)随时间(min)的变化关系如下图中Ⅰ、Ⅱ、Ⅲ曲线所示:

①Ⅱ和Ⅰ相比,改变的反应条件是

②反应Ⅰ在5min时达到平衡,在此条件下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时v(HCOOCH3)=

③反应Ⅱ在2min时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Ⅱ) = 。在体积和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在上述反应达到平衡Ⅱ时,再往容器中加入1mol CO和2mol HCOOCH3后v(正) v(逆)(填“﹥”“﹤”“﹦”),原因是

比较反应Ⅰ的温度(T1)和反应Ⅲ的温度(T3)的高低:T1 T3(填“﹥”“﹤”“﹦”),判断的理由是

(3)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某新型催化剂对CO、NO催化转化进行研究,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CO混存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利用以下反应填空:

NO+CO N2+ CO2(有CO) 2NO N2+ O2(无CO)

①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

②在n(NO)/ n(CO)=1的条件下,应控制最佳温度在 左右。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