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物质 R2CO3 的饱和溶液 V mL,密度为 ρ g•cm-3,c(R+)=P mol•L-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溶质的式量为 M.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a=$\frac{PM}{2000ρ}$B.P=$\frac{200ρa}{M}$C.P$\frac{1000ρ×a%}{M}$×2D.V×ρ×a%=$\frac{PMV}{1000}$

分析 A.根据c=$\frac{1000ρω}{M}$计算出该溶液的质量分数;
B.根据A的分析得出P的表达式;
C.根据c(R2CO3 )=$\frac{1}{2}$c(R+)=$\frac{1}{2}$P mol•L-1=$\frac{1000ρ•a%}{M}$分析;
D.V×ρ×a%为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结合m=nM计算.

解答 解:A.该溶液的浓度为:c(R2CO3 )=$\frac{1}{2}$c(R+)=$\frac{1}{2}$P mol•L-1=$\frac{1000ρ•a%}{M}$,则a=$\frac{PM}{20ρ}$,故A错误;
B.根据A可知a=$\frac{PM}{20ρ}$,则P=$\frac{20ρa}{M}$,故B错误;
C.c(R2CO3 )=$\frac{1}{2}$c(R+)=$\frac{1}{2}$P mol•L-1=$\frac{1000ρ•a%}{M}$,则P=$\frac{1000ρ×a%}{M}$×2,故C正确;
D.该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m=V×ρ×a%=nM=$\frac{1}{2}$P mol•L-1×V×10-3L×Mg/mol=$\frac{PMV}{2000}$,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及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物质的量浓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转化关系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4.锌是一种过渡金属,外观呈现银白色,在现代工业中对于电池制造上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现代炼锌的方法可分为火法和湿法两大类.硫酸铅是生产锌的副产品.
(1)火法炼锌是将闪锌矿(主要含ZnS)通过浮选、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再把氧化锌和焦炭混合,在鼓风炉中加热至1473-1573K,使锌蒸馏出来.将闪锌矿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ZnS+3O2$\frac{\underline{\;高温\;}}{\;}$2ZnO+2SO2
(2)某含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S(还含少量FeS等其他成分),以其为原料冶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可净化制酸,该酸可用于后续的浸出操作.
②浸出液“净化”过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质为锌粉,其作用是置换出Fe等,以达到净化的目的.
③改进的锌冶炼工艺,采用了“氧压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氧压酸浸”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ZnS+4H++O2=2Zn2++2S↓+2H2O
(3)工业冶炼锌的过程中,会产生铅浮渣(主要成分是PbO、Pb,还含有少量Ag、Zn、CaO和其他不溶于硝酸的杂质),某科研小组研究利用铅浮渣生产硫酸铅的流程如下:

已知:25℃时,Ksp(CaSO4)=4.9×10-5,KSP(PbSO4)=1.6×10-8
①已知步骤Ⅰ有NO气体产生,浸出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Pb2+.写出Pb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Pb+8HNO3=3Pb(NO32+2NO↑+4H2O.
②步骤Ⅰ需控制Pb的用量并使Pb稍有剩余,目的是防止Ag被溶解进入溶液(或使Ag留在浸出渣中),产品PbSO4还需用Pb(NO32溶液多次洗涤,目的是除去附着在硫酸铅表面的微溶物硫酸钙.
③母液中可循环利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HNO3(填一种物质);母液经过处理可得电镀Zn时电解质溶液,在铁棒上镀锌时,阳极材料为Zn或锌.
(4)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电池,电池的总反应式为:Ag2O+Zn+H2O=2Ag+Zn(OH)2,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式为Ag2O+H2O+2e-═2Ag+2OH-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