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
(2)该反应为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c(CO)=c(CO2)
E.化学平衡常数K不变
F.单位时间内生成CO的分子数与生成H2O的分子数相等
(4)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此时的温度为___。
【答案】 吸热 BE 830℃
【解析】
(1)化学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
(2)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3)根据平衡标志判断;
(4)某温度下, c(CO2)×c(H2)=c(CO)×c(H2O),即K== 1;
(1)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2)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A. CO2(g)+H2(g)CO(g)+H2O(g)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相等,容器中压强是恒量,压强不变,不一定平衡,故不选A;
B. 根据化学平衡定义,浓度不变一定平衡,所以混合气体中c(CO)不变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B;
C. 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根据,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恒量,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反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C;
D. 反应达到平衡时,浓度不再改变,c(CO)=c(CO2)不能判断浓度是否改变,所以反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D;
E. 正反应吸热,温度是变量,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化学平衡常数K不变,说明温度不变,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E;
F.单位时间内生成CO的分子数与生成H2O的分子数相等,不能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反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F;
(4)某温度下, c(CO2)×c(H2)=c(CO)×c(H2O),即K = =1,根据表格数据,此时的温度为830℃。
【题目】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 B | C | D | |
实验 | 新制氯水滴入Na2S 溶液中 | 乙醇滴入K2Cr2O7酸性溶液中 | 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 草酸滴入KMnO4 酸性溶液中 |
现象 | 产生黄色浑浊 | 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 液体变为红褐色且澄清透明 | 产生无色气体,溶液紫红色褪去 |
A. AB. BC. CD. D
【题目】三硫代碳酸钠(Na2CS3)常用作杀菌剂、沉淀剂。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三硫代碳酸钠的性质并测定其溶液的浓度。
实验1:探究Na2CS3的性质
步骤 | 操作及现象 |
① | 取少量Na2CS3 固体溶于蒸馏水配制成溶液并分成两等份 |
② | 向其中一份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
③ | 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
(1)H2CS3是________酸(填“强”或“弱”)。
(2)已知步骤③的氧化产物是SO4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测定Na2CS3溶液的浓度,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取100mLNa2CS3溶液置于三颈烧瓶中,打开仪器d的活塞,滴入足量2.0mol/L稀H2SO4,关闭活塞。
已知:Na2CS3 + H2SO4=Na2SO4 + CS2 + H2S↑。CS2和H2S均有毒。CS2不溶于水,沸点46℃,与CO2某些性质相似,与NaOH作用生成Na2COS2和H2O。
(3)盛放无水CaCl2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打开活塞k,再缓慢通入热N2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计算Na2CS3溶液的浓度,对B中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19.2g固体,则A中Na2CS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上述实验方案,还可以通过测定C中溶液质量的增加值来计算Na2CS3溶液的浓度,若反应结束后将通热N2改为通热空气,计算值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题目】为测定样品的纯度,用硫酸溶解6.300 g样品,定容至250 mL。取25.00 mL溶液,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 滴定前读数/mL | 滴定终点读数/mL |
1 | 0.00 | 19.98 |
2 | 1.26 | 22.40 |
3 | 1.54 | 21.56 |
已知:
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写出简要计算过程: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