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下列实验方法或结论叙述正确的是( )A. | 用分液漏斗分离水和乙醇的混合物 | |
B. | 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 | |
C. |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 | |
D. | 某溶液焰色反应的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钠离子不含钾离子 |
分析 A.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互溶的液体采用蒸馏方法分离;
B.氯气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
C.二氧化碳、HCl都能和NaOH溶液反应;
D.K元素的焰色反应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解答 解:A.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互溶的液体采用蒸馏方法分离,乙醇和水互溶,所以应该采用蒸馏方法分离,故A错误;
B.氯气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可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故B正确;
C.二氧化碳、HCl都能和NaOH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HCl,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HCl,故C错误;
D.K元素的焰色反应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滤去黄光的干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焰色反应、除杂、物质分离和提纯、物质检验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实验基本操作能力,注意从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c(H+)=2×10-7 mol/L,则此时c(OH-)为( )
A. | 0.5×10-7 mol/L | B. | 1×10-7 mol/L | C. | 2×10-7 mol/L | D. | 4×10-7 mol/L |
14.下列元素中,属于短周期ⅦA族的是( )
A. | F | B. | Br | C. | I | D. | Be |
11.乙烯和苯都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者均可作为水果催熟剂 | |
B. | 二者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C. | 常温常压下二者均为难溶于水的气体 | |
D. |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18.下列试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沉淀的生成 | 检验是否含SO42-离子 |
B | 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加热,在管口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 | 检验是否含NH4+离子 |
C | 加热分别用SO2和HClO漂白后的品红溶液 | 探究SO2和HClO漂白原理的不同 |
D | 加热盛有浓硫酸和铜的试管 | 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2.下列实验装置图,其中关于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从a口进气b口排气 | |
B. | 装置:用于石油的分馏 | |
C. | 装置:用于分离Cl2与KI溶液反应生成的碘 | |
D. | 装置:可用来制取氨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