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请回答: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用装置B收集氨气时,应选择氨气的进气口是_____(选填“a”或“b”),并说明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打开装置B中的止水夹c,若观察到圆底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为防止污染环境,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填序号)。
【答案】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a 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极易溶于水 与水反应生成碱 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实验室制备氨气,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受热产生,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因为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因此从a口进入;(3)打开止水夹,出现喷泉,说明NH3极易溶于水,喷泉为红色,利用酚酞与碱变红,说明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碱;(4)氨气极易溶于水,防止倒吸,因此需要倒置的漏斗或干燥管,故②④正确。
【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K、Na、H、O、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合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②、④后面。
物质类别 | 酸 | 碱 | 盐 | 氧化物 | 氢化物 |
化学式 | ①H2SO4 ②_____ | ③NaOH ④______ | ⑤Na2SO4 | ⑥NO2 | ⑦NH3 |
(3)写出⑥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和_______加热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
【题目】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右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甲 | 乙 | 丙 | 戊 | |
A | NH3 | Cl2 | N2 | H2 |
B | C | SiO2 | CO | CuO |
C | Al(OH)3 | NaOH溶液 | NaAlO2溶液 | CO2 |
D | 乙醇乙酯 | NaOH溶液 | 乙醇 | 乙酸 |
A. A B. B C. C D. D
【题目】为了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有关问题,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
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已知:S2O32-+2H+═H2O+S↓+SO2↑)
(1)除如图装置所示的实验用品外,还需要的一种实验用品是________。
A.温度计 B.秒表 C.酒精灯
(2)若在2min时收集到224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气体,可计算出该2min内H+的反应速率,而该测定值比实际值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
实验二:
为探讨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已知I2+2S2O32-═S4O62-+2I-,其中Na2S2O3溶液均足量)
实验序号 | 体积V/mL | 时间/s | |||
Na2S2O3溶液 | 淀粉溶液 | 碘水 | 水 | ||
① | 10.0 | 2.0 | 4.0 | 0.0 | t1 |
② | 8.0 | 2.0 | 4.0 | 2.0 | t2 |
③ | 6.0 | 2.0 | 4.0 | Vx | t3 |
(3)表中Vx=____mL,t1、t2、t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实验三:
取5mL0.1mol/L的KI溶液于试管中,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溶液2mL,发生如下反应:2Fe3++2I-==2Fe2++I2.为证明该反应达到一定可逆性且具有限度,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反应液,滴加AgNO3溶液,发现有少量黄色(AgI)沉淀;
②再取少量反应液,滴加少量CCl4,振荡,发现CCl4层显浅紫色.
根据①②的现象,他们得出结论:该反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反应限度.
(4)指导老师指出他们上述实验中①不合理,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_____ ;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 。
(5)有人认为步骤②适合检验生成I2较多的情况下,还有一种简便方法可以灵敏地检验是否生成了I2,这种方法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