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工业上铝常用于冶炼难熔金属,这一用途是由于铝( )A. | 具有强还原性,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 |
B. | 高温时在空气中能燃烧 | |
C. | 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 |
D. | 反应后生成熔点更高的氧化铝 |
分析 铝具有强的还原性,与活泼性弱与铝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常用于冶炼难熔的金属,据此解答.
解答 解:工业上铝常用于冶炼难熔金属,是因为铝具有强的还原性,与活泼性弱与铝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铝热反应的用途,熟悉铝的化学性质及铝热反应的特点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在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化学键的强弱无关的变化规律是( )
A. | H2O、H2S、H2Se、H2Te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 |
B. | 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 |
C. | CF4、CCl4、CBr4、Cl4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 |
D. | 熔点:Al>Mg>Na>K |
13.氨是化学实验室及化工生产中的重要物质,应用广泛.
(1)已知25℃时:N2(g)+O2(g)?2NO(g)△H=+183kJ/mol
2H2(g)+O2(g)?2H2O(l)△H=-571.6kJ/mol
4NH3(g)+5O2(g)?4NO(g)+6H2O(l)△H=-1164.4kJ/mol
则N2(g)+3H2(g)?2NH3(g)△H=-92.2kJ/mol
(2)在恒温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起始投料时各物质浓度如下表:
①按投料Ⅰ进行反应,测得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H2的转化率为40%,则该温度下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NH{\;}_{3}){\;}^{2}}{c(H{\;}_{2}){\;}^{3}c(N{\;}_{2})}$.
②按投料Ⅱ进行反应,起始时反应进行的方向为逆向(填“正向”或“逆向”).
③若升高温度,则合成氨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如图1表示L一定时,合成氨反应中H2(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
i、X代表的物理量是温度.
ii、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L1<L2,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衡正向移动,氢气转化率大.
(3)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2如下:
①电极b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写出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2NH3-6e-+6OH-=N2+6H2O.
(1)已知25℃时:N2(g)+O2(g)?2NO(g)△H=+183kJ/mol
2H2(g)+O2(g)?2H2O(l)△H=-571.6kJ/mol
4NH3(g)+5O2(g)?4NO(g)+6H2O(l)△H=-1164.4kJ/mol
则N2(g)+3H2(g)?2NH3(g)△H=-92.2kJ/mol
(2)在恒温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起始投料时各物质浓度如下表:
N2 | H2 | NH3 | |
投料Ⅰ | 1.0mol/L | 3.0mol/L | 0 |
投料Ⅱ | 0.5mol/L | 1.5mol/L | 1.0mol/L |
②按投料Ⅱ进行反应,起始时反应进行的方向为逆向(填“正向”或“逆向”).
③若升高温度,则合成氨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如图1表示L一定时,合成氨反应中H2(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
i、X代表的物理量是温度.
ii、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L1<L2,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衡正向移动,氢气转化率大.
(3)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2如下:
①电极b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写出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2NH3-6e-+6OH-=N2+6H2O.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 | |
B. | 司母戊鼎、定远舰甲板、有机玻璃等原材料属于合金 | |
C. | 聚酯纤维、碳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 |
D. | 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驾,发生的反应属于乙醇的氧化反应 |
3.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 | |
B. | 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 |
C. | 丙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芳香烃的通式为CnH2n-6(n≥6) | |
D. | 丁与乙酸的最简单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
20.在2A+B?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 υ(A)=0.5mol•L-1•s-1 | B. | υ(B)=0.2mol•L-1•s-1 | ||
C. | υ(C)=0.9mol•L-1•s-1 | D. | υ(D)=1 mol•L-1•s-1 |
1.已知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HNO3(浓)和S加热生成NO2,从得失电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含硫产物肯定不可能是( )
A. | H2S | B. | SO2 | C. | SO3 | D. | H2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