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mol/L、2.00mol/L,大理石有细颗粒和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5℃、35℃,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0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空:
实验 编号 | 温度 (℃) | 大理石 规格 | HNO3浓度(mol/L) | 实验目的 |
① | 25 | 粗颗粒 | 2.00 | (I)实验①和②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II)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III)实验①和④探究固体物质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② | 25 | 粗颗粒 | 1.00 | |
③ | 35 | 粗颗粒 | 2.00 | |
④ | 25 | 细颗粒 | 2.00 |
(1)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20%.
(2)x的值为4.
(3)若温度不变,达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1.2倍.
分析 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由控制变量法可知,
(I)实验①和②只有浓度不同;
(II)实验①和③只有温度不同;
(III)实验①和④只有接触面积不同;
(Ⅱ)把2.5mol A和2.5mol B混合放入2L密闭容器里,发生反应:3A(g)+B(g)?xC(g)+2D(g),经5s后反应达平衡.在此5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s),同时生成1mol D,v(D)=$\frac{\frac{1mol}{2L}}{5s}$=0.1mol/(L•s),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frac{x}{2}=\frac{0.2}{0.1}$,解得x=4,则
3A(g)+B(g)?4C(g)+2D(g)
开始 2.5 2.5 0 0
转化 1.5 0.5 2 1
平衡 1 2 2 1
结合转化率=$\frac{转化的量}{开始的量}$×100%、物质的量比等于压强比来解答.
解答 解:(Ⅰ)由控制变量法可知,(I)实验①和②只有浓度不同,则实验②中硝酸浓度为1.00mol/L;(II)实验①和③只有温度不同,则实验③中温度为35℃;(III)实验①和④只有接触面积不同,则实验目的为探究固体物质的表面积,
故答案为:
② | 1.00 | (III)固体物质的表面积 | ||
③ | 35 |
3A(g)+B(g)?4C(g)+2D(g)
开始 2.5 2.5 0 0
转化 1.5 0.5 2 1
平衡 1 2 2 1
(1)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frac{0.5}{2.5}$×100%=20%,故答案为:20%;
(2)由上述分析可知x=4,故答案为:4;
(3)若温度不变,达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frac{1+1+2+2}{2.5+2.5}$=1.2倍,故答案为:1.2.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及探究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平衡三段法、控制变量法、转化率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利用废碱渣(主要成分是Na2CO3)处理硫酸厂尾气中的SO2可制得无水Na2SO3(成品),其流程如图1:
(1)若欲利用废碱渣充分吸收SO2,则“吸收塔”内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SO2+H2O═CO2+2HSO3-.
(2)处理过程中,要通过检验“吸收塔”排放出的尾气是否含有SO2来确定其是否达标.实验室中欲模拟检验尾气中的SO2,可以选用的试剂有bd;
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c.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d.品红溶液
(3)常温下,向“中和器”中加入适量NaOH后,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c(SO32-):c(HSO3-)=0.63[已知:常温下,Ka1(H2SO3)=l.5×10-2,Ka2(H2SO3)=6.3×10-8];
(4)图2所示为亚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则上述流程中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图中a点所示分散系类别为浊液;
(5)仅用BaCl2和H2O2的混合溶液难以检出“成品“中的SO32-,原因是“成品”中含有某种杂质阴离子,该杂质阴离子SO42-(填化学式);实验室中常用如下方法检验SO32-:
己知25℃时,部分钡盐的Ksp数值如表:
若“溶液A”中SO32-浓度为0.01mol•L-1,且为杂质阴离子浓度的10倍,则向其中加入等体积0.01mol•L-1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c(Ba2+)=7×10-4mol•L-1,向“溶液B”中滴入BaCl2和H2O2的混合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H2O2+HSO3-═BaSO4↓+H++H2O.
(1)若欲利用废碱渣充分吸收SO2,则“吸收塔”内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SO2+H2O═CO2+2HSO3-.
(2)处理过程中,要通过检验“吸收塔”排放出的尾气是否含有SO2来确定其是否达标.实验室中欲模拟检验尾气中的SO2,可以选用的试剂有bd;
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c.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d.品红溶液
(3)常温下,向“中和器”中加入适量NaOH后,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c(SO32-):c(HSO3-)=0.63[已知:常温下,Ka1(H2SO3)=l.5×10-2,Ka2(H2SO3)=6.3×10-8];
(4)图2所示为亚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则上述流程中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图中a点所示分散系类别为浊液;
(5)仅用BaCl2和H2O2的混合溶液难以检出“成品“中的SO32-,原因是“成品”中含有某种杂质阴离子,该杂质阴离子SO42-(填化学式);实验室中常用如下方法检验SO32-:
己知25℃时,部分钡盐的Ksp数值如表:
BaCO3 | BaSO4 | BaSO3 | BaS2O3 |
5.1×10-9 | 1.1×10-10 | 8.4×10-7 | 1.6×10-5 |
3.Ⅰ.铅的冶炼有很多种方法.
(1)瓦纽科夫法熔炼铅,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2PbS(s)+3O2(g)=2PbO(s)+2SO2(g)△H1=a kJ•mol-1
②PbS(s)+2PbO(s)=3Pb(s)+SO2(g)△H2=b kJ•mol-1
③PbS(s)+PbSO4(s)=2Pb(s)+2SO2(g)△H3=c kJ•mol-1
反应 3PbS(s)+6O2(g)=3PbSO4(s)△H=2a+2b-3ckJ•mol-1 (用含 a、b、c 的代数式表示).
(2)还原法炼铅,包含反应PbO(s)+CO(g)?Pb(s)+CO2(g)△H,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①该反应的△H<0(选填“>”、“<”或“=”).
②当1gK=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放入足量的PbO并通入CO,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9.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平衡向正向(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再次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PbI2可用于人工降雨,可用滴定方法测出PbI2的Ksp.
(3)取一定量的PbI2固体,用蒸馏水配制成饱和溶液,准确移取25.00mL PbI2饱和溶液分次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RH+(发生:2RH++PbI2=R2Pb+2H++2I-),用锥形瓶接收流出液,最后用蒸馏水淋洗树脂至流出液呈中性,将洗涤液一并转入锥形瓶中(如图).加入酚酞指示剂,用0.0025mol•L-1NaOH溶液滴定,当达到滴定终点时,用去氢氧化钠溶液20.00mL.确定到滴定终点时锥形瓶中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粉红或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计算PbI2的Ksp为4×10-9.
(1)瓦纽科夫法熔炼铅,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2PbS(s)+3O2(g)=2PbO(s)+2SO2(g)△H1=a kJ•mol-1
②PbS(s)+2PbO(s)=3Pb(s)+SO2(g)△H2=b kJ•mol-1
③PbS(s)+PbSO4(s)=2Pb(s)+2SO2(g)△H3=c kJ•mol-1
反应 3PbS(s)+6O2(g)=3PbSO4(s)△H=2a+2b-3ckJ•mol-1 (用含 a、b、c 的代数式表示).
(2)还原法炼铅,包含反应PbO(s)+CO(g)?Pb(s)+CO2(g)△H,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温度/℃ | 300 | 727 | 1227 |
1gK | 6.17 | 2.87 | 1.24 |
②当1gK=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放入足量的PbO并通入CO,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9.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平衡向正向(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再次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PbI2可用于人工降雨,可用滴定方法测出PbI2的Ksp.
(3)取一定量的PbI2固体,用蒸馏水配制成饱和溶液,准确移取25.00mL PbI2饱和溶液分次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RH+(发生:2RH++PbI2=R2Pb+2H++2I-),用锥形瓶接收流出液,最后用蒸馏水淋洗树脂至流出液呈中性,将洗涤液一并转入锥形瓶中(如图).加入酚酞指示剂,用0.0025mol•L-1NaOH溶液滴定,当达到滴定终点时,用去氢氧化钠溶液20.00mL.确定到滴定终点时锥形瓶中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粉红或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计算PbI2的Ksp为4×10-9.
10.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B (g)?4C(g)△H=-Q kJ•mol-1(Q>0).12s 时达到平衡,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2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1•s-1 | |
B. | A的消耗反应速率等于B的消耗反应速率 | |
C. | 第12s后,平衡体系的温度逐渐下降 | |
D. | 12s内,A和B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4Q k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