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I)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苯和溴水发生反应可生成无色、比水重的液体溴苯
B.将铜丝弯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完成乙醇氧化为乙醛的实验
C.醇中含有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制得无水乙醇
D.试管中先加入一定量浓硫酸,再依次加入适量冰醋酸、无水乙醇,然后加热制取乙酸乙酯
E.实验室制取乙烯时,放入几片碎瓷片,以避免混合液在受热沸腾时剧烈跳动
F.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G.验证溴乙烷水解产物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振荡溶液、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滴加硝酸银溶液
H.在浓苯酚溶液中滴入几滴稀溴水,马上可以看到白色沉淀
I.1mol·L-1CuSO4溶液2mL和0.5mol·L-1NaOH溶液4mL混合后加入40%的乙醛溶液,加热煮沸观察砖红色沉淀的产生
【答案】
BCEF
【解析】
试题分析: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苯和液溴发生反应可生成无色、比水重的液体溴苯,不正确;试管中先加入一定量乙醇,再依次加入适量浓硫酸、无水冰醋酸,然后加热制取乙酸乙酯,D不正确;G中在滴加硝酸银溶液之前,要先加入硝酸酸化,G不正确;H中应该是过量的浓溴水,不正确;I中氢氧化钠应该是过量的,I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CEF。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意在提高学生的规范实验设计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某同学为探究蔗糖的水解反应,进行如下实验,填写实验步骤III的实验现象:
(2)“酒是陈的香”的原因之一是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①试管a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②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 溶液
③若要把b中制得的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
④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
a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b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c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d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e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3)加热聚丙烯塑料得到的产物如表: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试管A中的最终残余物为 ;
②试管B收集到的产品中,有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该物质的一氯代物有 种.
③锥形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经溴水充分吸收再干燥后,剩余两种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I.向编号为①②③的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 20%的蔗糖溶液,向试管②和③中加入0.5mL稀硫酸,并将这3支试管同时水浴加热约5min | 均无明显现象 |
II.取试管①和②,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 均无明显现象 |
III.取试管③,先加入NaOH溶液调溶液pH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 |
结论:证明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了水解反应 |
①试管a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②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
③若要把b中制得的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④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a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b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c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d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e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3)加热聚丙烯塑料得到的产物如表:
产物 | 氢气 | 甲烷 | 乙烯 | 丙烯 | 苯 | 甲苯 | 碳 |
质量分数(%) | 12 | 24 | 12 | 16 | 20 | 10 | 6 |
①试管A中的最终残余物为
②试管B收集到的产品中,有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该物质的一氯代物有
③锥形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