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
B. | 烧碱固体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
C. | 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
D. | 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分析 A.硅胶具有吸水性,无毒;
B.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C.P2O5吸水转化为酸;
D.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无毒.
解答 解:A.硅胶具有吸水性,无毒,则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B错误;
C.P2O5吸水转化为酸,导致食品变质,则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C正确;
D.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无毒,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食品干燥剂,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 |
B. | 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 |
C. | 打开碳酸型饮料的瓶盖,有大量的气体从饮料中冒出 | |
D. | 用高压锅蒸煮食物更省时间 |
12.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要比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强 | |
B. | SO2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好,所以 SO2是电解质 | |
C. | 液态的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 | |
D. |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
19.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4.下列关于O4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分子O4由两分子O2构成 | |
B. | O4是一种单质 | |
C. | 等质量的O4和O2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 |
D. | O4是一种化合物 |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H2O+CO32- | |
B. | 稀 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 |
C. |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2SO4反应:Ba2++SO42-=BaSO4↓ | |
D. |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
16.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 )
A. | 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 |
B. | 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 |
C. | 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 |
D. | 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
5.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C2H5OH$→_{170℃}^{浓H_{2}SO_{4}}$CH2=CH2↑+H2O,CH2=CH2+Br2→CH2BrCH2Br,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的名称是滴液漏斗(分液漏斗),B中安装导管b 的作用是防止D发生堵塞时出现危险(平衡装置内气压),在加热A过程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b;(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c.防止乙醇挥发
(2)在装置C中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SO2和CO2.
(3)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下层(填“上”、下“);
(4)若产物中溶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
(5)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温度太低,1,2-二溴乙烷容易凝固发生堵塞,不安全.
(1)a装置的名称是滴液漏斗(分液漏斗),B中安装导管b 的作用是防止D发生堵塞时出现危险(平衡装置内气压),在加热A过程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b;(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c.防止乙醇挥发
(2)在装置C中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SO2和CO2.
(3)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下层(填“上”、下“);
(4)若产物中溶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
(5)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温度太低,1,2-二溴乙烷容易凝固发生堵塞,不安全.
本题中出现有机物相关数据 | |||
乙醇 | 1,2-二溴乙烷 | 乙醚 | |
状态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密度/g•cm-3 | 0.79 | 2.2 | 0.71 |
沸点/℃ | 78.5 | 132 | 34.6 |
熔点/℃ | -130 | 9 | -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