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表示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①的元素符号是N;
(2)②、⑥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 ②<⑥(填“<”或“>”);
(3)③、⑤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关系 ③>⑤(填“<”或“>”);
(4)④的单质与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2H+=Mg2++H2↑.

分析 由元素的位置可知,①②③④⑤⑥分别为N、O、Na、Mg、Al、S,
(1)①为N元素;
(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
(4)④的单质与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的反应为镁和稀硫酸的反应.

解答 解:由元素的位置可知,①②③④⑤⑥分别为N、O、Na、Mg、Al、S,
(1)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N元素,故答案为:N;
(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S>O,故答案为:<;
(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金属性Na>Mg,故答案为:>;
(4)④的单质与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的反应为镁和稀硫酸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故答案为:Mg+2H+=Mg2++H2↑.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分析元素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1.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100mL 0.10mol/L NaOH标准溶液.
①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后)转移→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定容→摇匀→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②称量0.4g氢氧化钠固体所需仪器有:天平(带砝码、镊子)、药匙、烧杯.
(2)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NaOH溶液的浓度
(mol/L)
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
(mL)
10.1022.6220.00
20.1022.7220.00
30.1022.8020.00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0.11mol/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如图,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丙,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BD.(多选扣分)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锥形瓶水洗后用待测稀盐酸溶液润洗
E.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