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已知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4:2:1,现加入适量的铁粉,使溶液中的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9,则投入的铁粉与原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A.
    3:5
  2. B.
    5:6
  3. C.
    5:4
  4. D.
    2:3
B
试题分析:因为铁粉先与Fe3+反应,再与Cu2+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还有Fe3+,说明铁粉没有与Cu2+反应,只发生一个反应Fe+2FeCl3=3FeCl2,设铜离子为x mol,则反应前的Fe3+、Fe2+为2x mol、x/2mol,反应后的Fe3+、Fe2+为x/3 mol、3x mol,则加入的铁粉为5x/6 mol,故选B。
考点:考查铁三角的转化及化学计算。
点评:本题中要考虑Fe3+、Cu2+、Fe2+氧化性强弱顺序。属于中等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已知某FeCl3样品中含有少量FeCl2杂质,某实验小组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根据如图所示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中,在溶解样品时,滴加盐酸的作用是
增强溶液的酸性,抑制Fe3+水解
增强溶液的酸性,抑制Fe3+水解

(2)操作Ⅱ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必须有
250mL容量瓶
250mL容量瓶
(填仪器名称),操作Ⅲ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c
c
 (填编号).
a.50mL烧杯
b.50mL量筒
c.25.00mL滴定管
(3)操作ⅠV中加入过量H2O2,将Fe2+完全氧化为Fe3+,完成并配平该离子方程式:
2
2
Fe2++
1
1
H2O2+
2
2
H+
H+
=
2
2
Fe3++
2
2
H2O.
(4)检验沉淀是否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步骤是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出液,滴加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证明洗涤干净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出液,滴加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证明洗涤干净

(5)在最后一步操作中,将沉淀物转移到
坩埚
坩埚
(填仪器名称)中灼烧、冷却后,用天平称量红棕色固体的质量为m1g,再次重复操作,称量其质量为m2g,若m1-m2=0.3,则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应再次灼烧、冷却称量,直至两次质量差小于0.1g
应再次灼烧、冷却称量,直至两次质量差小于0.1g

(6)若坩埚的质量是W1g,坩埚与加热后固体的总质量是W2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4(w2-w1)
a
×100%
14(w2-w1)
a
×100%
(列出原始计算式);若称量准确,最终测量的结果偏大,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固体加热时未充分反应变为Fe2O3
固体加热时未充分反应变为Fe2O3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飞机、汽车、拖拉机、坦克,都是用蓄电池作为照明光源是典型的可充型电池,总反应式为:
Pb+PbO2+4H++2SO42-
 放电 
.
充电
2PbSO4+2H2O
(1)当K闭合时,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PbO2+2e-+4H++SO42-=PbSO4+2H2O
PbO2+2e-+4H++SO42-=PbSO4+2H2O
;放电过程中SO42-
b
b
极迁移.当K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Ⅱ可单独作为原电池使用,此时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Pb-2e-+SO42-=PbSO4
Pb-2e-+SO42-=PbSO4

(2)铅的许多化合物,色彩缤纷,常用作颜料,如铬酸铅是黄色颜料,碘化铅是金色颜料(与硫化锡齐名),室温下碘化铅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PbI2(S)?Pb2+(aq)+2I-(aq).
①该反应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Ksp=
c(Pb2+)?c2(I-)
c(Pb2+)?c2(I-)

②已知在室温时,PbI2的溶度积Ksp=8.0×10-9,则100mL 2×10-3mol/L的碘化钠溶液中,加入100mL2×10-2mol/L的硝酸铅溶液,通过计算说明是否能产生PbI2沉淀
Qc=10-2?(10-32=10-8>Ksp,能产生PbI2沉淀
Qc=10-2?(10-32=10-8>Ksp,能产生PbI2沉淀

③探究浓度对碘化铅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该化学小组根据所提供试剂设计两个实验,来说明浓度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提供试剂:NaI饱和溶液、NaCl饱和溶液、FeCl3饱和溶液、PbI2饱和溶液、PbI2悬浊液;
信息提示:Pb2+和Cl-能形成较稳定的PbCl42-络离子.
请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实验内容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及原因分析
①碘离子浓度增大对平衡的影响
取PbI2饱和溶液少量于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NaI饱和溶液,
取PbI2饱和溶液少量于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NaI饱和溶液,
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
原因是溶液中c(I-)增大,使Qc大于了pbI2的Ksp
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
原因是溶液中c(I-)增大,使Qc大于了pbI2的Ksp
②铅离子浓度减小对平衡的影响
取PbI2悬浊液少量于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NaCl饱和溶液
取PbI2悬浊液少量于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NaCl饱和溶液
黄色浑浊消失 原因是形成PbCl42-,导致溶液中c(Pb2+)减小,使Qc小于了pbI2的Ksp
黄色浑浊消失 原因是形成PbCl42-,导致溶液中c(Pb2+)减小,使Qc小于了pbI2的Ksp
铅离子和碘离子浓度都减小对平衡的影响
铅离子和碘离子浓度都减小对平衡的影响
在PbI2悬浊液中加入少量FeCl3饱和溶液
PbI2 +2Fe3++4Cl-=PbCl42-+2Fe2++I2
PbI2 +2Fe3++4Cl-=PbCl42-+2Fe2++I2
④已知室温下PbI2的Ksp=8.0×10-9,将适量PbI2固体溶于 100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Pb2+和I-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饱和PbI2溶液中c(I-)=0.0025mol?L-1).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mL.、0.020mol?L-1 NaI 溶液,画出t1时刻后Pb2+和I-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
⑤至于碳酸铅,早在古代就被用作白色颜料.考古工作者发掘到的古代壁画或泥俑,其中人脸常是黑色的.经过化学分析和考证,证明这黑色的颜料是铅的化合物--硫化铅(已知PbCO3
Ksp=1.46×10-13,PbS的Ksp=9.04×10-29)试分析其中奥妙
PbCO3的Ksp=1.46×10-13 >PbS的Ksp=9.04×10-29 故PbCO3与S2-接触时,转化为更难溶的黑色的PbS了
PbCO3的Ksp=1.46×10-13 >PbS的Ksp=9.04×10-29 故PbCO3与S2-接触时,转化为更难溶的黑色的PbS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