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N2ONONO2等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物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需处理后才能排放。

1N2O的处理。N2O是硝酸生产中氨催化氧化的副产物,用特种催化剂能使N2O分解。NH3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NONO2的处理。已除去N2O的硝酸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

①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尾气中NONO2去除率的有___(填字母代号)

A.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B.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补加适量NaOH溶液

②吸收后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NaNO2晶体,该晶体中的主要杂质是__(填化学式),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__(填化学式)

3NO的氧化吸收。用NaClO溶液吸收硝酸尾气,可提高尾气中NO的去除率。其他条件相同,NO的转化率随NaClO溶液初始pH(用稀盐酸调节)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1O氧化NO生成ClNO3-,其离子方程式为__

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NO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__

【答案】2NH3+2O2N2O+3H2O B NaNO3 NO 3HClO+2NO+H2O=3C1+2NO3-+5H+ 溶液pH越小溶液中HClO的浓度越大氧化NO的能力越强

【解析】

1NH3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O,类似于生成NO的反应,同时生成水;
2)①提高尾气中NONO2去除率,应是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接触而反应;
②反应生成NaNO2NaNO3;如NO的含量比NO2大,则尾气中含有NO
3)①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Cl-NO3-,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HClO的浓度越大,氧化能力强。

(1)NH3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O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2O2N2O+3H2O;故答案为:2NH3+2O2N2O+3H2O

(2)A.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可使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可以提高尾气中NONO2去除率,故A不选;

B.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气体不能充分反应,不能提高尾气中NONO2去除率,故B选;

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可使气体充分反应,可以提高尾气中NONO2去除率,故C不选;故答案为B

②反应生成NaNO2NaNO3,则含有的杂质为NaNO3,如NO的含量比NO2大,则尾气中含有NO,故答案为:NaNO3NO

(3)①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ClNO3,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ClO+2NO+H2O=3C1+2NO3-+5H+

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HClO的浓度越大,氧化能力强,则提高NO转化率,故答案为:3HClO+2NO+H2O=3C1+2NO3-+5H+;溶液pH越小,溶液中HClO的浓度越大,氧化NO的能力越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为减少交通事故,新交规明令禁止酒后驾车并对酒后驾车行为予以重罚。为检验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采用的检验方法有多种。回答以下问题:

(1)早期曾经采用五氧化二碘和某种高分子化合物X的混合溶液来检测酒精的存在。理是:I2O5CH3CH2OH先发生反应(I2O5+5CH3CH2OH=I2+5Y+5H2O),生成的I2与高分子化合物X作用而变蓝。交警依据此原理来检测驾驶员是否饮酒。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Y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已知:I2O5是白色固体,可用于检验并定量测定空气中CO;两者在常温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5CO+I2O5=5CO2+I2(空气中其余气体不与I2O5反应);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完成上述目的。

①指出能证明空气中有CO存在的现象:_____________

②将上述反应生成的碘单质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反应为I2+2Na2S2O3=Na2S4O6+2NaI),即可根据消耗硫代硫酸钠的量来计算空气中CO的含量。若某次实验时测得参与反应的空气体积为a mL(标准状况下),滴定过程中,共消耗vmLcmol·L1Na2S2O3溶液,则该空气样品中CO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

③有同学提出只要依据参与反应的空气体积和洗气瓶中白色沉淀的质量也可求得空气中CO。此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_

(3)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该电池以硫酸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也是检测酒精含量的一种方法。总反应是:CH3CH2OH+O2=CH3COOH+H2O。该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4)酒精是一种较为环保的燃料,298K时,1g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热量qkJ,写出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