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决定通过实验探究SO2的漂白性是SO2本身具有的还是SO2与水作用的产物具有的,他们查阅资料知品红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红色溶液.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认为由广口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甲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乙同学通过分析指出甲同学的装置图有两处不合理,并进行了修改,修改的内容:______.
按修改后的装置,实验中控制SO2以大约每分钟200个气泡的速率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20分钟后溶液仍不褪色,由此知,品红的褪色不是______直接导致的.随后乙同学对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提出了如下三种假设:
假设一:是HSO数学公式
假设二:是SO数学公式
假设三:______.
(3)为验证自己的假设,乙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mL相同浓度的品红的酒精溶液置于两支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a2SO3、NaHSO3固体,振荡静置后发现试管中的液体均褪色,对此他们得出使品红褪色的粒子是HSO数学公式、SO数学公式的结论,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4)为了进一步进行探究,丙同学又做了如下实验:取相同浓度的品红的酒精溶液各10mL分别置于两个小烧杯中,向两个烧杯中同时一次陛性地加久10mL 0.1mol/L Na2SO3、10mL 0.1mol/LNaHSO3溶液,发现加入Na2SO3溶液的褪色较快.对此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解:(1)酒精的品红溶液中不含水,二氧化硫直接和品红反应而使品红褪色,所以其作用的是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酒精的品红溶液中不含水,二氧化硫直接和品红反应;
(2)该实验是探究干燥的SO2能不能使品红褪色,所以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前要进行干燥;二氧化硫有毒,所以多余气体不能直接排空,故要有尾气处理装置,
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SO2+H2O?H2SO3,亚硫酸是二元弱酸,所以能发生两步电离,第一步生成氢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电离生成亚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H2SO3?H++HSO3-,HSO3-?H++SO32-,以上反应都是可逆反应,所以存在的含有硫元素的微粒有(除二氧化硫外)H2SO3、HSO3-、SO3 2-
故答案为:①二氧化硫没有干燥(或缺少二氧化硫的干燥装置);②没有尾气吸收装置;H2SO3
(3)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都是强碱弱酸盐,都能发生水解,水解反应方程式为:亚硫酸钠的水解:SO32-+H2O=HSO3-+OH-、HSO3-+H2O=H2SO3+OH-;亚硫酸氢钠的水解,HSO3-+H2O=H2SO3+OH-,通过水解方程式看出,无论亚硫酸钠还是亚硫酸氢钠都能水解生成亚硫酸,故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否;因亚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都会水解生成亚硫酸;
(4)Na2SO3和NaHSO3都能电离和水解,但水解是微弱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HSO3-能电离出SO32-,但较弱,则Na2SO3溶液中的SO32-比NaHSO3溶液中的大,Na2SO3使酒精品红溶液褪色快,说明起漂白作用的是SO32-
故答案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SO32-;SO32-离子浓度大,褪色快,而SO32-浓度小时,褪色慢.
分析:(1)根据酒精品红溶液中的成分判断哪种物质和品红反应;
(2)根据实验目的及二氧化硫的性质分析,应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有毒,应有尾气处理装置;
根据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方程式判断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注意二氧化硫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3)根据盐类的性质分析,强碱弱酸盐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都能发生水解生成亚硫酸,据此判断正误;
(4)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都是强碱弱酸盐,都能发生水解,但亚硫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亚硫酸氢钠的水解程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二氧化硫漂白性的实验,明确各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采用对比方法进行分析,难度较大,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是学习的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白铁皮”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是生产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镀锌层犹如铁皮的保护层,这层膜的厚度及均匀度也成了判断镀层质量的重要指标.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镀锌铁皮的厚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三块镀锌铁皮(A、B、C,截自同一块镀锌铁皮),将镀锌铁皮A放入烧杯中,加入40mL 6mol?L-1盐酸,反应时用玻璃棒小心翻动镀锌铁皮,待锌镀层反应完全时,立即将未反应的铁皮取出,洗涤、小心烘干、称量.将B、C重复上面的实验.
(1)锌镀层完全反应的标志是
反应速率突然减小
反应速率突然减小

(2)如何检验铁片已经洗净
取最后一次的洗出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铁片乙洗净
取最后一次的洗出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铁片乙洗净

方案二:已知锌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OH-+2H2O=[Zn(OH)4]2-+H2↑.某同学按图装置设计了测定镀锌铁皮镀层厚度的实验方案,将单侧面积为S cm2、质量为mg的镀锌铁皮放入6mol?L-1 NaOH溶液中.回答下列问题:
(3)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使分液漏斗和锥形瓶内气压相同,氢氧化钠溶液能顺利滴下
使分液漏斗和锥形瓶内气压相同,氢氧化钠溶液能顺利滴下

(4)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
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③由A向B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④上下移动C,使干燥管和C中液面相平.
上述操作的顺序是
④①③②④①
④①③②④①
(填序号).
(5)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已知Zn的密度为7.14g/cm3,实验条件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 L/mol).则镀锌铁皮的镀层厚度为
V1-V2
1000Vm
×65
2S×7.14
V1-V2
1000Vm
×65
2S×7.14
cm.(写出数学表达式)
(2011?陕西一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铝等金属的性质:将铝片(不除氧化膜)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表面很快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触摸容器知溶液温度迅速上升,收集气体,检验其具有可燃性.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
(1)铝与氯化铜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内不反应的原因可能是
C
C

A.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
B.硫酸铜水解生成硫酸使铝钝化
C.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
D.生成氯化铝溶于水,而生成硫酸铝不溶于水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你的选择: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片,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钠(注意:不能加入盐酸),若反应明显加快了,说明上述推断正确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片,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钠(注意:不能加入盐酸),若反应明显加快了,说明上述推断正确

(2)铝片表面出现的暗红色物质的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2Al+3Cu2+=3Cu+2Al3+
2Al+3Cu2+=3Cu+2Al3+
.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气泡的原因:
Al3++3H2OAl(OH)3+3H+,Cu2++2H2OCu(OH)2+2H+,2Al+6H+=2Al3++3H2
Al3++3H2OAl(OH)3+3H+,Cu2++2H2OCu(OH)2+2H+,2Al+6H+=2Al3++3H2

(3)放出的气体是
氢气
氢气
,请从有关物质的浓度、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是
随着反应进行生成铝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程度增大,产生大量H+(或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加快或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失电子)
随着反应进行生成铝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程度增大,产生大量H+(或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加快或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失电子)
.(写出一点即可)
(4)某同学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也能使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加快,他采取的措施可能是
ABD
ABD

A.用砂纸擦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B.把铝片投入热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涤,再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投入铝片
D.在铝片上捆上几枚铜钉后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
(5)除去氧化铝的铝片与铜片为电极,在X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列表如下:
选项 铝电极 电解质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A 正极 NaOH Al-3e-=Al3+ 2H2O+2e-=2OH-+H2
B 负极 稀盐酸 2Al-6e-=2Al3+ 6H++6e-=3H2
C 正极 浓硝酸 Cu-2e--=Cu2+ 2NO3-+4H+-4e-=2NO2↑+2H2O
D 负极 稀硝酸 Cu-2e-=Cu2+ 2NO3-+8H+=2NO↑+4H2O+6e-
其中正确的是
B
B
,由此推知,金属作电极不仅与本身性质相关,而且与
电解质的性质
电解质的性质
有关.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