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装置C的仪器名称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接口连接顺序为a→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解释原因 |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 | ①Y管中__ |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 Y管中有少量水珠 | 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
打开K2 | ③__ | ④___ |
【答案】 干燥管 d→c→f→e→i(或d→c→f→e→d→c→i) 红棕色气体逐渐变浅 Z中的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 反应气体经冷却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
【解析】
(1)①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依据反应物状态和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实验装置图识别仪器名称;
②气体制备一般顺序为: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结合氨气为碱性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极易溶于水的性质解答;
(2)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则氨气与二氧化氮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无色氮气,所以看到现象为:红棕色变浅;依据8NH3+6NO2=7N2+12H2O以及气态水凝聚判断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从而判断打开K2发生的现象。
(1)①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物状态为固体与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选择A为发生装置,反应方程式:;仪器C的名称为干燥管;
②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制备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应选择盛有碱石灰干燥管干燥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可以用水吸收,注意防止倒吸的发生,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d→c→f→e→i(或a→d→c→f→e→d→c→i);
(2)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则氨气与二氧化氮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无色氮气,所以看到现象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NH3中N元素处于最低价,NO2中N元素处于较高价态,二者能够发生归中反应生成N2,根据转移电子守恒以及原子守恒可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装置恢复至室温后,根据气态水凝聚可判断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装置内压强降低,所以打开K2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故答案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反应气体经冷却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
【题目】胆矾是一种重要的含铜化合物,某课外研究小组用粗铜(含少量)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的过程如图:
物质 | 完全沉淀时的pH |
Fe(OH)3 | 3.2 |
Fe(OH)2 | 9.6 |
Cu(OH)2 | 6.4 |
当溶液中被沉淀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最适合作为试剂X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2)由粗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Ⅱ相比,途径Ⅰ有明显的两个优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Y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4)若溶液C中、的浓度分别为、,则向溶液C中加入少量试剂Y的过程中应控制溶液C的pH范围约为________。
(5)氢化亚铜是一种红色固体,40~50℃时,滤液E和溶液混合反应可得氢化亚铜沉淀,同时得到硫酸和磷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每转移1.5个电子,生成Cu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span>6)纳米氧化亚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光电材料,电化学法可用铜棒和石墨作电极,电解滤液E获得纳米氧化亚铜,电解过程中无气体产生,则铜棒作________极,生成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过程中滤液E的浓度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7)得到晶体,乙醇代替蒸馏水洗涤晶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题目】美国Bay等工厂使用石油热裂解的副产物甲烷来制取氢气,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1)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为:CO(g)+H2O(g) H2(g)+CO2(g),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 400 | 500 | 830 | 1 000 |
平衡常数K | 10 | 9 | 1 | 0.6 |
从上表可以推断:此反应是__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在830 ℃下,若开始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与H2O均为1 mol,则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CO(g)+H2O(g) H2(g)+CO2(g),在830 ℃时,以下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投入恒容反应器发生上述反应,其中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有________(填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 n(CO) | n(H2O) | n(H2) | n(CO2) |
A | 1 | 5 | 2 | 3 |
B | 2 | 2 | 1 | 1 |
C | 0.5 | 2 | 1 | 1 |
(3)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判断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⑥v(CO2正)=v(H2O逆)
(4)下图表示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分别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图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