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D.萃取操作时,在选择萃取剂时,要求萃取剂和原溶剂不互溶 |
A
解析试题分析:A、蒸发操作时,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剩余的液体利用余热蒸干,错误;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正确;C、分液操作时,为避免二次污染,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正确;D、萃取操作时,在选择萃取剂时,要求萃取剂和原溶剂不互溶,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为了除去粗盐(主要成分:NaCl)中的Ca2+、Mg2+、SO42-,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以下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稀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可行的顺序是
A.①④②⑤③ | B.④①②⑤③ | C.②⑤④①③ | D.②④⑤①③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将少量的溴水滴入FeCl2、NaI的混合溶液中,再滴加CCl4,振荡、静置,向上层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向上层溶液中滴加溴水 | 实验现象1: 上层溶液不变红, 下层溶液紫红色 实验现象2: 上层溶液变红 | 氧化性:Br2>Fe3+>I2 |
C |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Na2O2没有变质 |
D | BaSO4固体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中,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 | 有气体生成 | Ksp(BaCO3)<Ksp(BaSO4) |
只用一种试剂即可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NH4)2SO4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BaCl2 | B.H2SO4 | C.NaOH | D.AgNO3 |
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和判断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一定含有Ca2+ |
B.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 |
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出现红色则说明原溶液中含Fe3+ |
D.向某溶液中先加稀硝酸,再加BaC1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 |
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它们的性质如下表。则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物质 | 分子式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1 | 溶解性 |
乙二醇 | C2H4O2 | -11.5 | 198 | 1.11 | 易溶于水和乙醇 |
丙三醇 | C3H8O3 | 17.9 | 290 | 1.26 |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
A.分液 B.蒸馏 C.冷却至0℃后过滤 D.加水萃取
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
①KOH Na2SO4 AlCl3 ②NaHCO3 NaNO3 H2SO4
③HCl NaAlO2 NaCl ④Ca(OH)2 Na2CO3 BaCl2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 |
从海水中提取部分物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需要加入化学试剂、沉淀、过滤等操作 |
B.由“母液→无水MgCl2”一系列变化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C.工业上一般用金属钠与无水MgCl2反应制取Mg单质 |
D.反应③和⑤均可由下列反应实现:2Br-+Cl2=Br2+2Cl-,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制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 |
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 |
C.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Ca2+,但没有Mg2+ |
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