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下列各阶段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徳谟克利特提出的古典原子论 ②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论
③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④汤姆逊提出原子结构的“葡萄干面包模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

【答案】B
【解析】①德谟克里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提出的古典原子论;

②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③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④1904年汤姆孙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故各阶段的先后顺序是①②④③,

所以答案是: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小组研究溶液中Fe2+NO2-、NO3-的反应。

实验I

试剂

现象

滴管

试管

2mL

1 mol·L-1FeSO4溶液(pH=4)

1 mol·L-1 NaNO2溶液(pH=8)

a.滴入1FeSO4溶液,溶液变黄色,继续滴加,溶液变为棕色。2小时后,无明显变化

1 mol·L-1NaNO3溶液(加NaOH溶液至pH=8)

b.持续滴加FeSO4溶液,无明显变化。

资料:[Fe(NO)]2+在溶液中呈棕色。[Fe(NO)]2+Fe2++NO。

(1)研究现象a中的黄色溶液。

______溶液(填试剂名称)检出溶液中含有Fe3+

甲认为是O2氧化了溶液中的Fe2+。乙认为O2不是主要原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装置如图。证实了Fe2+NO2-氧化为Fe3+。装置左侧烧杯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右侧电极上产生无色气泡,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左侧烧杯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现象a中的棕色溶液。

综合实验和实验,提出假设:现象a中溶液变为棕色可能是NO与溶液中的Fe2+Fe3+发生了反应。进行实验,证实溶液呈棕色只是因为Fe2+NO发生了反应。实验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实验中的棕色溶液,有气体逸出,该气体在接近试管口处变为红棕色,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解释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酸性条件下,溶液中Fe2+NO2-、NO3-的反应。

序号

操作

现象

1 mol·L-1NaNO2溶液,加醋酸至pH=3,加入1 mol·L-1FeSO4溶液

溶液立即变为棕色

1 mol·L-1NaNO3溶液,加醋酸至pH=3,加入1 mol·L-1FeSO4溶液

无明显变化

分别取0.5 mL 1 mol·L-1NaNO3溶液与1 mol·L-1FeSO4溶液,混合,小心加入0.5 mL浓硫酸

液体分为两层,稍后,在两层液体界面上出现棕色环

①ⅰ中溶液变为棕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2++NO =[Fe(NO)]2+

②ⅲ中出现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本实验条件下,溶液中NO2、NO3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等有关。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