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一块表面已经部分被氧化、质量为1.08g的钠放入10g水中后,收集到氢气0.02g.
(1)金属钠表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2)所得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 (1)根据反应2Na+2H2O=2NaOH+H2↑计算样品中Na的质量,进而计算Na2O的质量;
,根据Na2O中元素质量分数计算含有Na的质量,单质钠与氧化钠中钠元素质量之和为被氧化前钠块的质量;
(2)根据n=$\frac{m}{M}$计算Na、Na2O的物质的量,根据Na元素守恒计算NaOH质量,溶液质量=1.08g+10g-0.02g=11.06g,进而计算溶液质量分数分数.

解答 解:(1)设Na的质量为x,则:
2Na+2H2O=2NaOH+H2
46g            2g
x             0.02g
所以x=$\frac{0.02g×46g}{2g}$=0.46g
故氧化钠的质量是1.08g-0.46g=0.62g,
答:氧化钠的质量是0.62g.
(2)n(Na2O)=$\frac{0.46g}{46g/mol}$=0.01mol,n(Na)=$\frac{0.46g}{23g/mol}$=0.02mol,根据钠元素守恒,与水反应生成的n(NaOH)=2n(Na2O)+n(Na)=0.04mol,溶液质量=1.08g+10g-0.02g=11.06g,故溶液质量分数=$\frac{0.04mol×40g/mol}{11.06g}$×100%=14.5%,
答:溶液质量分数为14.5%.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根据方程式的计算、溶液浓度计算等,难度不大,明确发生的反应即可解答,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NO以及燃料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CO.为了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汽车尾气:
2NO(g)+2CO(g)$\stackrel{催化剂}{?}$2CO2(g)+N2(g)△H=a kJ/mol.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该反应的反应速率,t1℃下,在一等容的密闭容器中,某科研机构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了不同时间的NO和CO的浓度如下表(CO2和N2的起始浓度为0).
时间/s012345
c(NO)/×10-4 mol•L-110.04.502.501.501.001.00
c(CO)/×10-3 mol•L-13.603.052.852.752.702.70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条件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正反应必然是放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前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1.42×10-4 mol•L-1•s-;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5000.
(3)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CD.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4)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根据下表设计的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NO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实验编号T/℃NO初始浓度/mol•L-1CO初始浓度/mol•L-1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
3501.20×10-35.80×10-3124
2801.20×10-35.80×10-3124
2801.20×10-35.80×10-382
则曲线Ⅰ、Ⅱ、Ⅲ对应的实验编号依次为③②①.
(5)已知:N2(g)+O2(g)=2NO(g)△H1=+180.5kJ/mol
2C(s)+O2(g)=2CO(g)△H2=-221.0kJ/mol
C(s)+O2(g)=CO2(g)△H3=-393.5kJ/mol
则处理汽车尾气反应中的a=-746.5.
(6)用活性炭还原法也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
C(s)+2NO(g)?N2(g)+CO2(g)△H4
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在t2℃下反应,有关数据如下表:
NON2CO2
起始浓度/mol•L-10.1000
平衡浓度/mol•L-10.040.030.03
平衡后升高温度,再次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H4<0(填“>”、“=”或“<”).
3.某小组同学利用铝和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后得到的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1)固体成分的初步确定.
实验序号操作及现象
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H2),溶液呈浅黄色
向ⅰ中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呈浅红色,再加入H2O2溶液至过量,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O2),溶液变为深红色,且红色很快褪去
①由上述实验可知:溶液中Fe元素的存在形式有Fe2+、Fe3+
②ⅰ中产生H2的原因是样品中除含Fe外,可能有未反应的Al,为检验样品中是否含Al单质,设计了相关实验,依据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③生成O2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H2O+O2↑.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上述固体样品中Fe元素的存在形式有:Fe、Fe2O3、Fe3O4
(2)该小组同学对ⅱ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做进一步探究.
实验序号操作、现象
将ⅱ中剩余溶液均分为两份,一份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另一份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取2mL 0.1mol/L FeCl3溶液,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通入一段时间O2,无明显变化.再加入H2O2溶液,红色很快褪去
提示:KSCN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①实验ⅲ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BaSO4
②结合实验ⅲ和ⅳ分析,实验ⅱ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中SCN-离子被H2O2氧化,溶液红色褪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