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将agFe2O3和Al2O3的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的H2SO4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Al3+、Fe3+刚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 )A. | 0.1 mol/L | B. | 0.2 mol/L | C. | 0.4 mol/L | D. | 0.6mol/L |
分析 反应生成硫酸铝、硫酸铁,硫酸可能有剩余,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00mLNaOH溶液,恰好使Al3+、Fe3+完全沉淀,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2SO4,根据钠离子守恒有n(NaOH)=2n(Na2SO4),根据硫酸根守恒有n(Na2SO4)=n(H2SO4),据此计算n(NaOH),再根据c=$\frac{n}{V}$计算.
解答 解:反应生成硫酸铝、硫酸铁,硫酸可能有剩余,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0mLNaOH溶液,恰好使Al3+、Fe3+完全沉淀,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2SO4,根据硫酸根守恒有n(Na2SO4)=n(H2SO4)=0.2L×0.05mol/L=0.01mol,根据钠离子守恒有n(NaOH)=2n(Na2SO4)=0.02mol,则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frac{0.02mol}{0.1L}$=0.2mol/L,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难度中等,注意利用守恒法解答,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是主要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 |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 |
B. |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 |
C. | 加热后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持 | |
D. | 盛装浓硫酸的铁桶,用水冲洗,并用打火机照明 |
14.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1)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按反应类型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置换反应2Al+3Cu2+=2Al3++3Cu;化合反应2Cu+O2+CO2+H2O=Cu2(OH)2CO3.
(2)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来冶炼金属锰.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后的H2O2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H2O2+2H+═Mn2++O2↑+2H2O.
(3)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c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e,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b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实验所用仪器:a.蒸发皿 b.石棉网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埚钳 f.试管夹
②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自然干燥,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产生等量胆矾途径Ⅱ消耗硫酸少、途径Ⅱ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
(1)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将打磨过的铝片(过量)放入一定浓度的氯化铜溶液中 | 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
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溶液备用 | |
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 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视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
置换反应2Al+3Cu2+=2Al3++3Cu;化合反应2Cu+O2+CO2+H2O=Cu2(OH)2CO3.
(2)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来冶炼金属锰.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后的H2O2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H2O2+2H+═Mn2++O2↑+2H2O.
(3)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c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e,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b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实验所用仪器:a.蒸发皿 b.石棉网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埚钳 f.试管夹
②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自然干燥,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产生等量胆矾途径Ⅱ消耗硫酸少、途径Ⅱ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
1.科学家通过如下反应O2+PtF6═O2PtF6第一次制得氧所形成的正价盐.已知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阴离子为PtF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证明O2能氧化PtF6 | |
B. | 22.4LO2参加反应时,转移1mol电子 | |
C. | O2PtF6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 |
D. | 68.2g O2PtF6中含有1.204×1024个分子 |
18.为了探究AgNO3的热稳定性和氧化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AgNO3的热稳定性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加热A 中的AgNO3同体,试管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B中无红棕色气体产生,在装置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后,测得试管中残留黑色同体Ag.(夹持及加热仪器均省略)
(1)如何检验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2)C中集气瓶收集的气体为氧气,要收集纯净的该气体,正确的操作是等到导气管中气泡均匀放出时再收集.
(3)AgN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frac{\underline{\;\;△\;\;}}{\;}$2Ag+2NO2↑+O2↑.
Ⅱ.AgNO3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盛有AgNO3 溶液的大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
猜测如下:
假设一:Fe被氧化成Fe2+;
假设二:Fe被氧化成Fe3+;
假设三:Fe被氧化成Fe2+ 和Fe3+.
已知:溶液中的Ag+能与SCN-反应,干扰实验.选用如下试剂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假设三.
可选用的试剂:KSCN溶液、酸性 KMnO4溶液、氯水、盐酸、硝酸、NaCl溶液.
请完成下表:
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 和Fe3+.
Ⅰ.AgNO3的热稳定性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加热A 中的AgNO3同体,试管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B中无红棕色气体产生,在装置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后,测得试管中残留黑色同体Ag.(夹持及加热仪器均省略)
(1)如何检验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2)C中集气瓶收集的气体为氧气,要收集纯净的该气体,正确的操作是等到导气管中气泡均匀放出时再收集.
(3)AgN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frac{\underline{\;\;△\;\;}}{\;}$2Ag+2NO2↑+O2↑.
Ⅱ.AgNO3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盛有AgNO3 溶液的大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
猜测如下:
假设一:Fe被氧化成Fe2+;
假设二:Fe被氧化成Fe3+;
假设三:Fe被氧化成Fe2+ 和Fe3+.
已知:溶液中的Ag+能与SCN-反应,干扰实验.选用如下试剂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假设三.
可选用的试剂:KSCN溶液、酸性 KMnO4溶液、氯水、盐酸、硝酸、NaCl溶液.
请完成下表:
操作 | 现象 | 结论或目的 |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足量NaCl溶液 | - | 除尽Ag+ |
(2)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 | 溶液变血红色 | 存在Fe3+ |
(3)取(1)中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 | 血红色消失 | 存在Fe2+ |
15.化学家于1995年合成了一种分子式为C200H200的含有多个碳碳叁键的链烃,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数目最多可以是( )
A. | 49 | B. | 50 | C. | 51 | D. | 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