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_(填编号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0 mol/L的盐酸标准液来滴定待测溶液,可选用_______(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酚酞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__。
滴定 次数 | 待测溶液 体积(mL) | 标准酸体积 | |
滴定前的刻度(mL) | 滴定后的刻度(mL) | ||
第一次 | 10.00 | 0.40 | 20.50 |
第二次 | 10.00 | 4.10 | 24.00 |
(5)若未用待测液润洗盛放标准盐酸的滴定管,则可使测定结果______(“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AAC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当最后一滴标准盐酸滴进去,溶液由粉红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证明已到滴定终点0.400097.56%偏高
【解析】
(1)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防止玷污托盘,因烧碱易潮解,所以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答案为:A;
(2)酸碱中和滴定时,可用酚酞或甲基橙做指示剂,石蕊变色范围宽且现象不明显,故一般不用石蕊作指示剂,故答案为:AC;
(3)中和滴定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若用酚酞做指示剂,当最后一滴标准盐酸滴进去,溶液由粉红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证明已到滴定终点,故答案为: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当最后一滴标准盐酸滴进去,溶液由粉红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证明已到滴定终点;
(4)V(标准)=[(20.50-0.40)+(24.00-4.10)]mL÷2=20.00mL,c(待测)═=═0.4000molL-1,m(烧碱)═cVM═0.4000molL-1×0.5L×40g/mol═8.0g,ω═×100%═97.56%,故答案为:0.4000;97.56%;
(5)若未用待测液润洗盛放标准盐酸的滴定管,导致滴定过程中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偏大,c(待测)═,导致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题目】某温度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2,并加入足量铁粉,发生反应:Fe(s)+CO2(g) FeO(s)+CO(g),测得CO2和C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0~8 min,v(CO2)=__________mol·L-1·min-1。
(2)该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单位时间内 ,每消耗1molCO2同时生成1molCO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变化
(3)计算该温度下,反应Fe(s)+CO2(g) FeO(s)+CO(g)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
(4)下列措施中,能够改变平衡时c(CO)/c(CO2)的比值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温度 B、铁粉的量(足量) C、压强 D、CO的量
(5)已知:反应Fe(s)+CO2(g) 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Fe(s)+H2O(g) 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温度/K | K1 | K2 |
973 | 1.47 | 2.38 |
1 173 | 2.15 | 1.67 |
①反应Fe(s)+H2O(g) FeO(s)+H2(g)为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反应CO2(g)+H2(g) CO(g)+H2O(g) 973 K的K______(写出计算式即可,不必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