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水体中硝酸盐造成的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某课题组研究了去除不同各种水体中NO3的方法。

1)用铝粉去除饮用水中NO3的一种方案如下:

用熟石灰而不用NaOH调节pH的主要原因是___。在调节pH时,若pH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Al的利用率降低。写出pH过大造成Al利用率降低的离子方程式___

在加入铝粉去除NO3的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2)用铁粉处理pH=2.5的含NO3废水,测得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部分副反应产物略去):

①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研究表明:铁粉还原含NO3废水时,加入活性碳粉可以提高去除NO3的速率,可能的原因是___

3)用Pt作电极电解含NO3的酸性废水,原理如图。N为电源的___(选填)极,与直流电源M端相连的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4)课题组以钛基氧化物涂层材料为惰性阳极、碳纳米管修饰的石墨为阴极,控制一定条件,电解含大量NO3SO42的废水,可使NO3变为NH4+。研究发现:其他条件不变,废水中加一定量NaCl,去除NH4+的效果明显提高,溶液中氮元素含量显著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__

【答案】熟石灰价格便宜 2Al+2OH+2H2O2AlO2+3H2 103 4Fe +NO3+10H+=4Fe2++NH4++3H2O 铁粉与活性碳粉形成原电池加快还原NO3-的反应速率 2NO3+12H++10e=N2+ 6H2O Cl在阳极上被氧化成Cl2(或游离氯),与阴极生成的NH4+反应生成N2

【解析】

从工业经济效益分析为什么用熟石灰;

从氢氧化铝的性质来分析为什么不能pH过大;

书写出铝和硝酸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得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比;

根据已知信息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写出铁和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在过程中加碳粉为何加快反应速率,从原电池原理分析;

从图像中得出化合价升降,分析阴阳极,继而分析连接正负极的关系,再书写出电极反应式,从文字信息和氯化钠加入电解思维来分析出为何去除铵根明显增强。

工业生成要考虑经济效益,因此用熟石灰而不用NaOH调节pH的主要原因是熟石灰价格便宜,在调节pH时,若pH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Al的利用率降低,pH过大会使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又溶解,pH过大造成Al利用率降低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在加入铝粉去除NO3的反应中,10Al + 6NO3+ 18H2O =10Al(OH)3 + 6OH + 3 N2,因此氧化产物为10 mol Al(OH)3,还原产物为3 mol N2,因此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3,故答案为:10:3

①t1时刻前,根据图像信息知生成了亚铁离子和铵根离子,因此离子方程式为4Fe +NO3+10H+=4Fe2++NH4++3H2O,故答案为:4Fe +NO3+10H+=4Fe2++NH4++3H2O

研究表明:铁粉还原含NO3废水时,加入活性碳粉可以提高去除NO3的速率,可能是由于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铁粉与活性碳粉形成原电池加快还原NO3的反应速率;

⑶根据图像信息,左边硝酸根变为氮气,则M化合价降低,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说明N为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与直流电源M端相连的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NO3+12H+ +10e=N2↑+ 6H2O,故答案为:正;2NO3+12H+ +10e=N2↑+ 6H2O

⑷使NO3变为NH4+,则硝酸根在阴极变为铵根离子,加一定量NaCl,去除NH4+的效果明显提高,溶液中氮元素含量显著降低,说明铵根被反应了,可能是Cl在阳极上被氧化成Cl2(或游离氯),与阴极生成的NH4+反应生成N2,故答案为:Cl在阳极上被氧化成Cl2(或游离氯),与阴极生成的NH4+反应生成N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研究SO2Ba(NO3)2溶液的反应:

实验:向盛有2mL0.1mol/LBa(NO3)2溶液的试管中,缓慢通入SO2气体,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

探究1: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

(1)白色沉淀是___

(2)分析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NO3-氧化了SO2,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溶解的O2氧化了SO2

①支持甲同学观点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依据甲的推断,请写出Ba(NO3)2溶液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同学通过下列实验证明了自己的推测正确,请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2mL____mol/L____溶液(填化学式)中通入SO2

____________

探究2:在氧化SO2的过程中,NO3-O2哪种微粒起了主要作用。

实验操作

实验数据

向烧杯中加入煮沸了的0.1mol/LBaCl2溶液25mL,再加入25mL植物油,冷却至室温,通入SO2,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1:BaCl2(无氧)溶液中通入SO2

向烧杯中分别加入25mL0.1mol/LBaCl2溶液、Ba(NO3)2溶液,通入SO2,用pH传感器分别测定溶液pH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2:分别向BaCl2Ba(NO3)2溶液中通入SO2

(3)1,在无氧条件下,BaCl2溶液pH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BaCl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5)依据上述图像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