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11/27/f9db98ab.png)
(1)他们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
(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5)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分析:(1)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2)根据氨气的溶解性和密度选择收集氨气的方法;
(3)氨气为碱性气体,硫酸具有酸性,氨气能与硫酸反应而被硫酸吸收;
(4)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H3?H2O,电离子出OH-离子,溶液呈碱性;
(5)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可用碱石灰除杂,但不能用NH4HCO3固体代替NH4Cl固体.
| ||
(2)根据氨气的溶解性和密度选择收集氨气的方法;
(3)氨气为碱性气体,硫酸具有酸性,氨气能与硫酸反应而被硫酸吸收;
(4)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H3?H2O,电离子出OH-离子,溶液呈碱性;
(5)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可用碱石灰除杂,但不能用NH4HCO3固体代替NH4Cl固体.
解答:解:(1)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故答案为: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法收集,
故答案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
(3)氨气为碱性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时,与硫酸反应而被吸收,
故答案为:乙;
(4)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H3?H2O,电离子出OH-离子,溶液呈碱性,检验时可用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如果产生白烟,
则氨气已满,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则氨气已满,
故答案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则氨气已满;
(5)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其中可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只有丙能做到;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在
温度较低时又重新生成氯化铵,只用氯化铵无法获得氨气,
故答案为:丙;不能.
| ||
故答案为:2NH4Cl+Ca(OH)2
| ||
(2)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法收集,
故答案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
(3)氨气为碱性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时,与硫酸反应而被吸收,
故答案为:乙;
(4)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H3?H2O,电离子出OH-离子,溶液呈碱性,检验时可用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如果产生白烟,
则氨气已满,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则氨气已满,
故答案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则氨气已满;
(5)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其中可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只有丙能做到;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在
温度较低时又重新生成氯化铵,只用氯化铵无法获得氨气,
故答案为:丙;不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氨气的化学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熟练掌握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及装置,明确收集、干燥和检验氨气的方法.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