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同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W与Y 可形成化合物W2Y.
(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4)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强酸的稀溶液,并放出Q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AlO2-+2H2O
Al(OH)3+OH-=AlO2-+2H2O
.(2)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Cl2+2H2O=H2SO4+2HCl
SO2+Cl2+2H2O=H2SO4+2HCl
.(3)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Cl
HCl
>H2S
H2S
(用分子式表示)(4)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S 2-
S 2-
>Cl-
Cl-
>Na+
Na+
>Al 3+
Al 3+
.(用相应的离子符号表示)(5)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强酸的稀溶液,并放出Q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l2O7(l)+H2O(l)=2HClO4(aq)△H=-4QkJ/mol
Cl2O7(l)+H2O(l)=2HClO4(aq)△H=-4QkJ/mol
.分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同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W是第IA族元素,则Y是第VIA族元素,
(1)W、X为金属,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碱,且两种碱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则为NaOH和Al(OH)3;
(2)Y含有低价氧化物且属于第VIA族元素,所以Y是S元素,Z的原子序数大于Y且和和Y属于同一短周期,所以Z是Cl元素,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
(3)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
(4)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5)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是Cl2O7,Cl2O7和水反应生成高氯酸,0.25molCl2O7和水反应放出QkJ热量,则1molCl2O7和水反应放出4QkJ热量.
(1)W、X为金属,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碱,且两种碱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则为NaOH和Al(OH)3;
(2)Y含有低价氧化物且属于第VIA族元素,所以Y是S元素,Z的原子序数大于Y且和和Y属于同一短周期,所以Z是Cl元素,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
(3)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
(4)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5)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是Cl2O7,Cl2O7和水反应生成高氯酸,0.25molCl2O7和水反应放出QkJ热量,则1molCl2O7和水反应放出4QkJ热量.
解答:解: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同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W是第IA族元素,则Y是第VIA族元素,
(1)W、X为金属,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碱,且两种碱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则为NaOH和Al(OH)3,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
(2)Y含有低价氧化物且属于第VIA族元素,所以Y是S元素,Z的原子序数大于Y且和和Y属于同一短周期,所以Z是Cl元素,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在水溶液里,氯气能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同时自身被还原生成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
故答案为:SO2+Cl2+2H2O=H2SO4+2HCl;
(3)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Y是S元素,Z是Cl元素,Cl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S,所以稳定性为:HCl>H2S,
故答案为:HCl>H2S;
(4)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S 2-、Cl-核外有3个电子层,Na+、Al 3+核外有2个电子层,S 2-、Cl-的离子半径大于Na+、Al 3+,氯原子原子序数大于S原子,Na原子序数小于Al原子,所以离子半径S 2->Cl-、Na+>Al 3+,则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S 2->Cl->Na+>Al 3+,故答案为:S 2->Cl->Na+>Al 3+;
(5)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是Cl2O7,Cl2O7和水反应生成高氯酸,0.25molCl2O7和水反应放出QkJ热量,则1molCl2O7和水反应放出4QkJ热量,所以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O7(l)+H2O(l)=2HClO4(aq)△H=-4QkJ/mol,故答案为:Cl2O7(l)+H2O(l)=2HClO4(aq)△H=-4QkJ/mol.
(1)W、X为金属,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碱,且两种碱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则为NaOH和Al(OH)3,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
(2)Y含有低价氧化物且属于第VIA族元素,所以Y是S元素,Z的原子序数大于Y且和和Y属于同一短周期,所以Z是Cl元素,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在水溶液里,氯气能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同时自身被还原生成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
故答案为:SO2+Cl2+2H2O=H2SO4+2HCl;
(3)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Y是S元素,Z是Cl元素,Cl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S,所以稳定性为:HCl>H2S,
故答案为:HCl>H2S;
(4)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S 2-、Cl-核外有3个电子层,Na+、Al 3+核外有2个电子层,S 2-、Cl-的离子半径大于Na+、Al 3+,氯原子原子序数大于S原子,Na原子序数小于Al原子,所以离子半径S 2->Cl-、Na+>Al 3+,则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S 2->Cl->Na+>Al 3+,故答案为:S 2->Cl->Na+>Al 3+;
(5)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是Cl2O7,Cl2O7和水反应生成高氯酸,0.25molCl2O7和水反应放出QkJ热量,则1molCl2O7和水反应放出4QkJ热量,所以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O7(l)+H2O(l)=2HClO4(aq)△H=-4QkJ/mol,故答案为:Cl2O7(l)+H2O(l)=2HClO4(aq)△H=-4QkJ/mol.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位置、结构之间的关系,正确推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结合元素周期律来分析解答,难点是离子半径大小的判断方法,难度中等.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