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短周期元素A、B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 | I1 | I2 | I3 | I4 |
A | 932 | 1821 | 15390 | 21771 |
B | 738 | 1451 | 7733 | 10540 |
②ACl2分子中A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ACl2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2)已知C单质曾被称为“银色的金子”,与锂形成的合金常用于航天飞行器,其单质能溶于强酸和强碱。D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E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E2O和黑色的EO两种氧化物。请根据上述信息。
①写出E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C单质、镁、NaOH溶液可以构成原电池,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③D与Ca2+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Ca2+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若该晶体的密度为ag/cm3,则该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写出表达式即可)。
(1)①能量最低原理(2分) ②sp(2分) 直线(2分)
(2)①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2分)
②Al-3e-+4OH-=AlO2-+2H2O(2分) ③8; (3分)
解析试题分析:(1)A的第三电离能比第二电离能大很多,这说明A很难失去3个电子,因此A应该是第ⅡA族元素。同样B的第三电离能比第二电离能大很多,即B也很难失去3个电子,因此B是第ⅡA族元素。 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则A是Be,B是Mg。
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只有排满了3s才能排3p,所以该示意图违背了能量最低原理。
②BeCl2分子中Be含有的孤电子对数是 =0,即不含有孤对电子,因此Be的价层电子对数是2,属于sp杂化,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2)C单质曾被称为“银色的金子”,与锂形成的合金常用于航天飞行器,其单质能溶于强酸和强碱,因此C是铝。D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则D是F。E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E2O和黑色的EO两种氧化物,则E是Cu。
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铜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②以C单质、镁、NaOH溶液可以构成原电池,由于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镁不能,因此负极是铝,镁是正极,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
③根据晶胞结构可知,钙离子周围与钙离子最近的氟离子有8个(每个面被2个立方体共用),则Ca2+离子的配位数为8。晶胞中含有该离子的个数是8× +6× =4,氟离子是8个,因此 ×6.02×1023=4,解得V= cm3。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电离能、核外电子排布、杂化轨道、空间构型、原电池以及晶胞结构与计算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以表彰他发现了准晶体。准晶体材料具有硬度高,不易损伤,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晶体、准晶体和非晶态物质 |
B.准晶体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态物质之间的固体 |
C.准晶体材料的应用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D.化学式为Al63Cu24Fe13的准晶体不可与稀硝酸发生反应 |
下列各项中所描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NaCl晶体和晶体NaF的晶格能 |
B.等物质的量的CO2分子和分子CH2=CH2中键的数目 |
C.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SO2与O2的转化率 |
D.25℃时pH=11的NaOH溶液和pH=11的Na2CO3溶液中的H+的浓度 |
(12分)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
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
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1)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 |
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 |
C.两种晶体中B-N键均为共价键 |
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
(3)立方相氮化硼晶体,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该晶体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地下约300 km在古地壳中被发现。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 。
(4)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 molNH4BF4含有 mol配位键。
如图是CsCl晶体的晶胞结构(晶体中最小重复单元),已知晶体中两个最近的Cs+核间距离为a cm,氯化铯的式量为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氯化铯晶体的密度为( )。
A.g·cm-3 | B.g·cm-3 |
C.g·cm-3 | D.g·c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