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 稀硫酸 | B. | Cu(NO3)2 溶液 | C. | 汽油、水混合物 | D. | Fe(OH)3胶体 |
分析 依据分散系的分类和性质分析,胶体分散系具有丁达尔现象,只要判断出分散系是胶体即可.
解答 解:稀硫酸、Cu(NO3)2 溶液属于溶液;汽油、水混合物属于浊液,无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分散质大小:1nm~100nm,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性质,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湿化学法(NPP一法)制备纳米级活性氧化锌,可以用氧化锌粗品(含有FeO、Fe2O3、CuO杂质)为原料,采用酸浸出锌,经过多次净化除去原料中的杂质,然后沉淀获得碱式碳酸锌,最后焙烧获得活性氧化锌,其化学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溶液中Fe2+、Fe3+、Cu2+、Zn2+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时的pH如表格:
(1)通过焰色反应可以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Na+,该实验的具体操作是将铂丝蘸盐酸在无色火焰上灼烧到无色,再蘸取少量产品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若呈黄色,则证明有Na+,反之,则证明没有Na+.
(2)上述流程图中用的Na2CO3溶液中阴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O32-)>c(OH-)>c(HCO3-).
(3)滤渣1是Fe(OH)3(填化学式).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4)“沉淀”得到ZnCO3•2Zn(OH)2•H2O,“煅烧”在450~500℃下进行,“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2Zn(OH)2•H2O$\frac{\underline{\;450℃-500℃\;}}{\;}$3ZnO+CO2↑+3H2O↑.
(5)纳米活性氧化锌可用作氯乙烯聚合制取聚氯乙烯的催化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CH2=CHCl$\stackrel{纳米活性氧化锌}{→}$.
已知溶液中Fe2+、Fe3+、Cu2+、Zn2+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时的pH如表格:
离子 | 开始沉淀的pH | 完全沉淀的pH |
Fe2+ | 6.4 | 8.4 |
Fe3+ | 2.7 | 3.2 |
Cu2+ | 5.2 | 6.7 |
Zn2+ | 6.8 | 9.0 |
(2)上述流程图中用的Na2CO3溶液中阴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O32-)>c(OH-)>c(HCO3-).
(3)滤渣1是Fe(OH)3(填化学式).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4)“沉淀”得到ZnCO3•2Zn(OH)2•H2O,“煅烧”在450~500℃下进行,“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2Zn(OH)2•H2O$\frac{\underline{\;450℃-500℃\;}}{\;}$3ZnO+CO2↑+3H2O↑.
(5)纳米活性氧化锌可用作氯乙烯聚合制取聚氯乙烯的催化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CH2=CHCl$\stackrel{纳米活性氧化锌}{→}$.
1.23592U和23892U是铀的两种主要的同位素.U是制造原子弹和核反应堆的主要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 B. | 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 ||
C. | 23592U和23892U互为同位素 | D. | 23592U和23892U互为同素异形体 |
18.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H+、Fe2+、NO3-、SO42- | B. | Al3+、NO3-、SO42-、AlO2- | ||
C. | OH-、HCO3-、Cl-、K+ | D. | Fe3+、K+、SCN-、Cl- |
5.我们做了一系列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实验,根据你的实验观察和记录,下面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受热时Na2CO3比NaHCO3稳定 | |
B. | 同温同压下,在水中Na2CO3比NaHCO3溶解性小 | |
C. | Na2CO3和NaHC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
D. | 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2CO3放出的CO2多 |
2.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金属铅后,c(Pb2+)增大 | |
B. |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 |
C. | 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 | |
D. | 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
3.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 |
B. |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 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 |
C. | 氯水能使有色花瓣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 |
D. | 向氯水中滴加HNO3 酸化的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