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乙醇与氧化铁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试管B的作用是
防止倒吸
防止倒吸

(2)实验中可观察到石英管A中的现象为
左侧固体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右侧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左侧固体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右侧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3)反应停止后,取出试管C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可观察到有红色沉淀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
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

(4)为了测定反应后石英管A左侧固体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 i)步骤③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50ml的容量瓶
250ml的容量瓶

( ii)下列有关步骤④的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
ce
ce

a.滴定过程中可利用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可以直接装液
c.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夜润洗
d.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变化
e.滴定结束后,30s内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再读数
(iii)由框图中数据计算,可得石英管A左侧固体中铁元素的百分含量为
77.78%
77.78%
分析:(1)在实验条件下,A中生成的乙醛呈气态,在C中被冷却,造成实验装置内压强降低.
(2)现象是反应的体现,乙醇在A中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乙醛、铁、水,硫酸铜吸水呈蓝色.
(3)乙醛有还原性,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乙酸,氢氧化铜被还原为氧化亚铜.
(4)( i)准确稀释到250ml,应使用比较精确的定量仪器.
( ii)步骤④的操作目的是通过滴定确定20mlB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进而测定反应后石英管A左侧固体中铁元素的含量.
a、滴定反应为铁离子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反应开始就会生成碘单质.
b、不润洗滴定管,直接装液导致溶液浓度降低.
c、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夜润洗
d、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锥形瓶内颜色变化,以判断反应到终点.
e、30s内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说明反应到终点,才可读记录.
(iii)根据铁原子守恒,通过关系式求算.
解答:解:(1)在实验条件下,A中生成的乙醛呈气态,在C中被冷却,造成实验装置内压强降低,溶液倒吸,产生危险,所以试管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2)乙醇在A中反应为CH3CH2OH+Fe2O3
CH3CHO+H2O+2FeO,Fe2O3变为FeO,固体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反应有水生成,硫酸铜吸水变为蓝色.所以现象为左侧固体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右侧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故答案为:左侧固体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右侧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3)乙醛有还原性,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乙酸,氢氧化铜被还原为氧化亚铜,
反应方程式为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
故答案为: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
(4)( i)准确稀释到250ml,应使用比较精确的定量容器,故还应用250ml的容量瓶.
故答案为:250ml的容量瓶
( ii)a、滴定反应为铁离子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反应开始就会生成碘单质,如用淀粉作指示剂,即使未到终点,溶液也变蓝色,故a错误;
b、不润洗滴定管,直接装液导致溶液浓度降低,测量不准确,故b错误;
c、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夜润洗,故c正确;
d、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锥形瓶内颜色变化,以判断反应到终点,故d错误;
e、30s内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说明反应到终点,才可读记录,故e正确.
故选:ce
(iii)根据铁原子守恒,铁离子与碘离子的反应可得如下关系式
石英管A左侧9g固体中Fe~~~~Fe3+~~~~~~I-
                  1                         1
                  n                   0.5mol/L×0.02L×
250ml
20ml
                

所以n=0.5mol/L×0.02L×
250ml
20ml
=0.125mol,
所以石英管A左侧固体中铁元素的百分含量为  
0.125mol×56g/mol
9.000g
×100%=77.78% 
故答案为:77.78%
点评:以乙醇的性质为载体考查实验,综合性较大,涉及实验装置理解、滴定实验原理、仪器选择、化学计算等,难度较高,对所掌握的知识要熟练掌握,迁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1?福建模拟)在实验室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制备漂白粉,并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1)装置④中的x试剂为
NaOH溶液
NaOH溶液

(2)装置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较高时有副反应发生.改进该实验装置以减少副反应发生的方法是
将装置③置于冷水浴中进行实验
将装置③置于冷水浴中进行实验

[探究一]测定漂白粉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
称取1.000g漂白粉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调节溶液的pH,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1000mol?L-1KI溶液进行滴定,溶液出现稳定浅蓝色时为滴定终点.反应原理为:3ClO-+I-=3Cl-+IO3-    IO3-+5I-+3H2O=6OH-+3I2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1 2 3
KI溶液体积/mL 19.98 20.02 20.00
(3)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42.9%
42.9%
.若滴定过程中未充分振荡溶液局部变浅蓝色时就停止滴定,则测定结果将
偏低
偏低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探究二]研究漂白粉用于鱼塘消毒过程中有效氯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鱼塘环境,进行有关实验.
(4)研究不同的pH对漂白粉有效氯含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从图中可得到的有关结论是
pH越小,漂白粉有效氯衰减速率越快
pH越小,漂白粉有效氯衰减速率越快
(写出其中一个).
(5)为研究温度对漂白粉有效氯含量的影响,请简述你的实验设计方案:
在浓度、pH均相同的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时间的漂白粉有效氯含量
在浓度、pH均相同的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时间的漂白粉有效氯含量
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实验室制氯气的装置设计制取氯水并进行相关实验.
(1)请简述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将倒气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住圆底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倒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倒气管中产生水柱,一段时间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将倒气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住圆底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倒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倒气管中产生水柱,一段时间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2)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nO2+4H++2Cl-
  △  
.
 
Mn2++C12↑+2H2O
MnO2+4H++2Cl-
  △  
.
 
Mn2++C12↑+2H2O

(3)新制氯水能使红色布条退色.对于使红色布条退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物质除水外都有可能.请你设计实验探究、验证,得出正确结论.
①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探究、验证,分别简述实验的过程、现象和结论.
假设一:盐酸能使红色布条退色.探究、验证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为:
用玻璃棒蘸取稀盐酸滴到红色布条上,红色布条不退色,说明盐酸没有漂白作用
用玻璃棒蘸取稀盐酸滴到红色布条上,红色布条不退色,说明盐酸没有漂白作用

假设二:
氯气使红色布条退色
氯气使红色布条退色
.探究、验证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为:
把干燥的红色布条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红色布条不退色,说明氯气没有漂白作用
把干燥的红色布条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红色布条不退色,说明氯气没有漂白作用

假设三:HClO能使布条退色.本假设的实验探究、验证不做要求.
②得出的结论是
次氯酸使红色布条退色
次氯酸使红色布条退色

(4)某同学提出该装置需要进一步改进,请你写出改进的措施(或画出必要的装置图)
增加尾气吸收装置(或如图
增加尾气吸收装置(或如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