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同温同压下将SO2和Cl2按1:1体积比混合后,通入BaCl2和品红的混合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褪色,无沉淀生成B.溶液不褪色,无沉淀生成
C.溶液褪色,有沉淀生成D.溶液不褪色,有沉淀生成
【答案】D
【解析】
SO2和Cl2按1:1体积比混合后,通入BaCl2和品红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Cl2 + SO2+ 2H2O = H2SO4 + 2HCl,没有漂白性,溶液不褪色,生成的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题目】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滴定操作:
操作步骤:
A.在250mL容量瓶中配制250mL烧碱溶液
B.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 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V1 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刻度为V2 mL
附: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
指示剂 | 变色范围 | 酸色 | 碱色 |
石蕊 | 5.0﹣8.0 | 红色 | 蓝色 |
酚酞 | 8.0﹣10.0 | 无色 | 红色 |
甲基橙 | 3.1﹣4.4 | 红色 | 黄色 |
请完成下列问题:
(1)选用仪器如下:①量筒;②锥形瓶;③滴定管;④玻璃棒.上列仪器中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的是 . (填序号)除以上仪器外还缺的玻璃仪器有、 .
(2)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填写字母)→→→→ .
(3)滴定管读数应注意 .
(4)操作中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
(5)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
(6)滴定到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终点时的颜色变化是 .
(7)若酸式滴定管没用标准H2SO4润洗,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他操作均正确).
【题目】某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2O3、FeO,还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备FeCO3 , 其流程如下:
已知:“还原”时,FeS2与H2SO4不反应,Fe3+通过反应Ⅰ、Ⅱ被还原,其中反应Ⅰ如下:
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
(1)加入FeS2还原后,检验Fe3+是否反应完全的试剂为 .
(2)所得FeCO3需充分洗涤,检验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 “沉淀”时,pH不宜过高,否则制备的FeCO3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 .
(3)①写出“还原”时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 .
(4)②“还原”前后溶液中部分离子的浓度见下表(溶液体积变化或略不计):
离子 | 离子浓度(molL﹣1) | |
还原前 | 还原后 | |
Fe2+ | 0.10 | 2.5 |
SO42﹣ | 3.5 | 3.7 |
请计算反应Ⅰ、Ⅱ中被还原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写出计算过程).
【题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CO2的捕集利用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完成下列填空:
(1)目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2还原,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CO2(g)+4H2(g)CH4(g)+2H2O(g)
已知H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若温度从300℃升至400℃,重新达到平衡,判断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变化.(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v正 | v逆 | 平衡常数K | 转化率α |
(2)相同温度时,上述反应在不同起始浓度下分别达到平衡,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如下表:
[CO2]/molL﹣1 | [H2]/molL﹣1 | [CH4]/molL﹣1 | [H2O]/molL﹣1 | |
平衡Ⅰ | a | b | c | d |
平衡Ⅱ | m | n | x | y |
a、b、c、d与m、n、x、y之间的关系式为 .
(3)碳酸:H2CO3 , Ki1=4.3×10﹣7 , Ki2=5.6×10﹣11
草酸:H2C2O4 , Ki1=5.9×10﹣2 , Ki2=6.4×10﹣5
0.1mol/LNa2CO3溶液的pH0.1mol/LNa2C2O4溶液的pH.(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较大的是 . 若将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选填编号)
a.[H+]>[HC2O4﹣]>[HCO3﹣]>[CO32﹣] b.[HCO3﹣]>[HC2O4﹣]>[C2O42﹣]>[CO32﹣]
c.[H+]>[HC2O4﹣]>[C2O42﹣]>[CO32﹣] d.[H2CO3]>[HCO3﹣]>[HC2O4﹣]>[CO32﹣]
(4)人体血液中的碳酸和碳酸氢盐存在平衡:H++HCO3﹣H2CO3 , 当有少量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血液的pH变化不大,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上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