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现有以下几种物质请用其对应的序号填空:①氧化钙②稀硫酸 ③二氧化硫 ④熔融的BaSO4 ⑤铜⑥氢氧化钠⑦蔗糖(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④⑥;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⑦;
(3)能导电的是②④⑤;
(4)任选一个电解质写出其电离方程式:CaO=Ca2++O2-.
分析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包括一些非金属氧化物、氨气、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
物质导电的条件: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
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等号;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可逆号.
解答 解::①氧化钙是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不导电;
②稀硫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
③二氧化硫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不导电;
④熔融的BaSO4 是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含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
⑤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电子,能够导电;
⑥氢氧化钠是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不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不导电;
⑦蔗糖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不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不导电;
(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④⑥;
故答案为: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④⑥;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⑦;
故答案为:③⑦;
(3)能导电的是②④⑤;
故答案为:②④⑤;
(4)氧化钙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CaO=Ca2++O2-;
故答案为:CaO=Ca2++O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物质导电的条件,明确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是解题关键,注意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4.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
A. | 误食铜盐立即喝牛奶和蛋清 | |
B. | 镁带和金属钠着火时用沙子灭火 | |
C. | 皮肤上沾有苯酚,应立即用大量稀NaOH冲洗 | |
D. | 碱液流到木桌上,立即往碱里加适量的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 |
14.关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可将气体通过足量碳酸钠溶液 | |
B. | 锌粒投入稀硫酸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是:Zn+2H+═Zn2++H2↑ | |
C. | 除去胶体中少量的离子,可以用渗析的方法 | |
D. | 室温下,等浓度的盐酸和酷酸溶液,前者的导电性更强 |
1.(1)已知H2(g)+Cl2(g)═2HCl (g)△H=-184.6kJ•mol-1.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则表中a为431.8.
(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g)+$\frac{1}{2}$O2(g)═H2O(g)△H=-241.8kJ/mol
(3)已知:CH4(g)+CO2(g)═2CO(g)+2H2(g)△H=+260kJ•mol-1
2CO(g)+O2(g)═2CO2(g)△H=-566kJ•mol-1
则CH4与O2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H4(g)+O2(g)═2CO(g)+4H2(g)△H=-46 kJ/mol.
H2(g) | Cl2 (g) | HCl (g) | |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 436 | 243 | a |
(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g)+$\frac{1}{2}$O2(g)═H2O(g)△H=-241.8kJ/mol
(3)已知:CH4(g)+CO2(g)═2CO(g)+2H2(g)△H=+260kJ•mol-1
2CO(g)+O2(g)═2CO2(g)△H=-566kJ•mol-1
则CH4与O2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H4(g)+O2(g)═2CO(g)+4H2(g)△H=-46 kJ/mol.
1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
B. | 1 mol CnH2n+2烃分子中,含有碳碳键的数目为(3n+1)NA | |
C. | 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存在氢键的缘故 | |
D. | 2 g重氧水(H218O)所含的中子数为NA |
18.下列有关胶体的性质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溶液澄清透明,胶体浑浊不透明 | |
B. | 加热和搅拌不可能引起胶体聚沉 | |
C. | 将一束强光通过淀粉溶液时,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
D. | 大气中PM2.5(直径≤2.5×10-6m的可吸入颗粒),一定属于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