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天宫一号是由长征二号大推力火箭发射升空的,火箭推进剂是成功发射火箭的重要因素,推进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20世纪前,黑火药是世界上唯一的火箭用推进剂,黑火药是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2KNO3+S+3C═K2S+N2↑+3CO2↑.
①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KNO3和S;若有0.5mol S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取适量黑火药溶于水,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后慢慢加入浓硫酸,将混合液置于试管中并放入铜片,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4H++2NO3-=Cu2++2NO2↑+2H2O;
实验二:取黑火药爆炸后的残留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取滤液向其中滴加新制氯水至过量,一开始溶液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变浑浊的物质是S(化学式表示);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澄清液中含有Cl-取少量溶液,加过量硝酸钡溶液,取上层清液,滴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Cl-
(2)1947年,研制出第二代聚硫橡胶、高氯酸铵、铝粉复合推进剂.高氯酸铵受撞击会引发剧烈爆炸,其爆炸产物有4种,2种产物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另一种气体产物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4ClO4$\frac{\underline{\;碰撞\;}}{\;}$2N2↑+5O2↑+4HCl↑+6H2O;
(3)火箭推进剂一般都含有氮元素,含氮化合物种类丰富,科学家从化肥厂生产的硫酸铵中检出组成为N4H4(SO42的物质,该物质为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遇烧碱会生成N4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4H44++4OH-=N4↑+4H2O;
另一含氮化合物N4H4也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烧碱反应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而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产物之一具有极强烈的爆炸性,写出该产物爆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N3$\frac{\underline{\;\;△\;\;}}{\;}$H2↑+3N2↑.

分析 (1)①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S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C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该反应中只有C是还原剂,根据方程式知,如果有0.5molS参加反应,则有1.5molC参加反应,根据C和转移电子之间关系式计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
②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Cu生成铜离子,自身被还原生成NO;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硫化钾生成难溶性S单质;氯离子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氯离子;
(2)高氯酸铵受撞击会引发剧烈爆炸,其爆炸产物有4种,2种产物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另一种气体产物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为氨气,根据原子守恒知还生成水蒸气;
(3)N4H4(SO42的物质,该物质为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遇烧碱会生成N4气体,阳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N4气体和水.

解答 解:(1)①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S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C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所以KNO3和S是氧化剂;
该反应中只有C是还原剂,根据方程式知,如果有0.5molS参加反应,则有1.5molC参加反应,根据C和转移电子之间关系式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1.5mol×(4-0)=6mol;
故答案为:KNO3和S;6;
②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Cu生成铜离子,自身被还原生成NO,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硫化钾生成难溶性S单质,所以溶液变浑浊;氯离子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氯离子;
故答案为:Cu+4H++2NO3-=Cu2++2NO2↑+2H2O;S;取少量溶液,加过量硝酸钡溶液,取上层清液,滴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Cl-
(2)高氯酸铵受撞击会引发剧烈爆炸,其爆炸产物有4种,2种产物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另一种气体产物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为氨气,根据原子守恒知还生成水蒸气,
反应方程式为:4NH4ClO4$\frac{\underline{\;碰撞\;}}{\;}$2N2↑+5O2↑+4HCl↑+6H2O,
故答案为:4NH4ClO4$\frac{\underline{\;碰撞\;}}{\;}$2N2↑+5O2↑+4HCl↑+6H2O;
(3)N4H4(SO42的物质,该物质为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遇烧碱会生成N4气体,阳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N4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4H44++4OH-=N4↑+4H2O;另一含氮化合物N4H4也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烧碱反应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说明N4H4中含有NH4+,分析推断结构应为NH4N3,而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产物之一具有极强烈的爆炸性,则钙化合物为HN3气体,依据原子守恒写出该产物爆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N3$\frac{\underline{\;\;△\;\;}}{\;}$H2↑+3N2↑,
故答案为:N4H44++4OH-=N4↑+4H2O;2HN3$\frac{\underline{\;\;△\;\;}}{\;}$H2↑+3N2↑.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检验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明确基本概念、各个物理量之间关系式、氯离子检验方法及实验现象是解本题关键,本题难点是判断反应中产物成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现有A、B、C、D、E、F、G、H八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A的最低负价和最高正价代数和为零且A2常温下为气态,B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C与E可形成EC2和EC3两种物质,D是短周期最活泼的金属元素,F的一种氧化物可以做白色颜料,G是前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E和H的质子数之和等于F和G的质子数之和.回答下列问题:
(1)G的价电子排布图,B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第二周期第ⅣA族
(2)DA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其电子式为Na+[:H]-
(3)比较C、D、E的常见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小S2->O2->Na+(由大及小)
(4)F可与卤素元素单质反应生成FX4型化合物,该化合物可发生水解反应,试写出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TiX4+(x+2)H2O=TiO2.xH2O+4HX
(5)向含G元素的某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颜色发生变化,解释其原因存在Cr2O72-+H2O?2CrO42-+2H+,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成橙黄色
(6)E、H形成某种晶体的晶胞与金刚石晶胞相似.
①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浓溶液与H的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2H2SO4(浓)$\frac{\underline{\;\;△\;\;}}{\;}$Zn2++SO2↑+SO42-+2H2O
②设该晶体的密度为a g/cm3,E原子与最近的H原子距离为b pm,则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表示为$\frac{4×97}{(\frac{4\sqrt{3}}{3}b×1{0}^{-10})^{3}×a}$(列式计算)
9. 50mL 0.5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一种玻璃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测得的中和热偏大(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1盐酸跟50mL 0.50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偏大”或“相等”或“偏小”),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因中和热是指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小;用50mL 0.5mol•L-1盐酸与50mL 0.50mol•L-1 NaOH溶液进行中和测定,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无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取50mL 0.50mol/L NaOH溶液和30mL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NaOH平均值
126.226.0 30.1 
227.027.4 33.3 
325.925.9 29.8 
426.426.2 30.4 
则中和热△H=-53.8kJ/mol(取小数点后一位).
(本题中NaOH溶液和硫酸溶液的密度均取1g/mL,溶液的比热容均取4.2J/(g.℃))
17.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存在着内在联系.根据所学物质结构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要求任意写一个相应物质(填化学式):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Na2O2,既含有非极性键的又含极性的非极性分子C2H2,既含有非极性键的又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H2O2,全部由非金属组成的离子化合物NH4NO3,由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共价化合物AlCl3
(2)苏丹红颜色鲜艳、价格低廉,常被一些企业非法作为食品和化妆品等的染色剂,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苏丹红常见有Ⅰ、Ⅱ、Ⅲ、Ⅳ4种类型,苏丹红Ⅰ号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苏丹红Ⅰ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微溶于乙醇,有人把羟基取代在对位形成图2所示的结构,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会增大(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苏丹红Ⅰ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而使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修饰后的结构易形成分子间氢键,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后有利于的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
(3)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颜色不同的两种配合物晶体,一种为紫色,另一为绿色.两种晶体的组成皆为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
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
b.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质量的$\frac{2}{3}$.
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由Cl所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配位键.
(4)图3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第ⅣA、ⅤA、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其中表示Ⅶ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的曲线是B;表示Ⅳ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的曲线是D;同一族中第3、4、5周期元素的氢化物沸点依次升高,其原因是结构与组成相似,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A、B、C曲线中第二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显著高于第三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其原因是水分子之间、氨气分子之间、HF分子之间均形成氢键,沸点较高.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