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有机物:4-甲基-3-乙基-2-己烯; 2,2,3-三甲基戊烷;1,4-二乙基苯.
(2)根据名称写结构简式:
2,4-二甲基己烷CH3CH(CH3)CH2CH(CH3)CH2CH3; 4-甲基-1-戊烯CH2=CHCH2CH(CH3)2;对甲基苯乙炔.
分析 (1)烷烃命名原则:
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
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
(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
(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解答 解:(1)主链有6个碳原子的烯烃,2号碳上有双键,3号碳上有乙基,4号碳上有甲基,其名称为:4-甲基-3-乙基-2-己烯;
主链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2号碳有2个甲基,3号碳有1个甲基,其名称为:2,2,3-三甲基戊烷;
苯环1号碳、4号碳有2个乙基,其名称为:1,4-二乙基苯;
故答案为:4-甲基-3-乙基-2-己烯;2,2,3-三甲基戊烷;1,4-二乙基苯;
(2)2,4-二甲基己烷,主链有6个碳原子,2,4号碳上各有一个甲基,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CH3)CH2CH3;
4-甲基-1-戊烯中含双键的主链有5个C,且双键在1、2号C之间,4号C上有1个甲基,其结构简式为CH2=CHCH2CH(CH3)2,
苯环的对位上分别连一个甲基、1个乙炔基,其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CH3CH(CH3)CH2CH(CH3)CH2CH3;CH2=CHCH2CH(CH3)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命名以及依据名称书写结构简式的方法,明确有机物命名原则,熟悉有机物结构特点是解题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A. | $\frac{(a+4d-Q-b-c)}{4}$ | B. | $\frac{(a+2d+Q-b-c)}{4}$ | C. | $\frac{(a+2d-Q-b-c)}{4}$ | D. | $\frac{(a+2d+Q-b-c)}{4}$ |
元素代号 | A | B | C | D | E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02 | 0.089 | 0.074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6、-2 | +2 | -2 |
A. | A、B的单质与盐酸反应的速率:B>A | B. | B的氧化物具有两性 | ||
C. | C和E在常温下可发生化学反应 | D. | A和E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
A. | CH3(CH2)4CH3 己烷 | B. | (CH3)2CHCH(CH3)2 2,3-二甲基丁烷 | ||
C. | (C2H5)2CHCH3 2-乙基丁烷 | D. | C2H5C(CH3)3 2,2-二甲基丁烷 |
(1)含CrO42-的废水处理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沉淀法:先加入可溶性钡盐生成BaCrO4沉淀[Ksp(BaCrO4)=1.2×10-12],再加入可溶性硫酸盐处理多余的Ba2+.卫视废水处理后CrO42-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则加入可溶性钡盐后的废水中应使Ba2+的浓度不小于2.4×10-4 mol•L-1.
②还原法:CrO${\;}_{4}^{2-}$$→_{转化}^{H+}$Cr2O${\;}_{7}^{2-}$$→_{还原}^{Fe_{2}+}$Cr3+$→_{沉淀}^{OH-}$Cr(OH)3.
若1L废水中含铬元素的质量为28.6g,酸化时CrO42-有$\frac{10}{11}$转化为Cr2O72-,CrO42-转化为Cr2O72-的离子方程式为2CrO42-+2H+?Cr2O72-+H2O;酸化后所得溶液中c(Cr2O72-)=0.25mol•L-1.
(2)将KCl和CrCl3两种固体混合物共熔制得化合物X.通过下列实验确定X的组成:
I.取ag化合物X,先将X中Cr元素全部氧化成Cr2O72-,再配成500.00mL溶液;
II.毎次量取25.00mL该溶液,然后用0.4000mol•L-1的(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NH4)2Fe(SO4)2溶液体积读数/mL | |
滴定前 | 滴定后 | |
第一次 | 0.30 | 15.31 |
第二次 | 0.20 | 15.19 |
实验 | 操作 | 现象 |
a | 向2mL 0.1mol/LNa2S溶液中滴加3滴KMnO4溶液, 振荡,静置 | 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得到淡黄色沉淀、无色溶液 |
b | 向2mL 1.0mol/LNa2S溶液中滴加3滴KMnO4溶液, 振荡,静置 | 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浑浊消失,得到浅黄色溶液 |
c | 向2mL 2.4mol/LNa2S溶液中滴加3滴KMnO4溶液, 振荡,静置 | 有肉红色固体生成,上清液为 浅黄色 |
d | 向 2mL KMnO4 溶液中滴加 0.1mol/L Na2S 溶液 | 立即有臭鸡蛋气味气体生成,稍后,有棕褐色固体生成 |
e | 取少量d中所得固体,滴加 1.0mol/L Na2S 溶液,振荡,静置 | 得到黑色固体,浅黄色溶液 |
Ⅰ.Na2SX 可溶于水,Na2SX 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
II.MnS 为肉红色固体,难溶于水.
(1)请写出实验 a 中 Na2S 与 KMnO4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Na2S+2KMnO4+8H2SO4=5S↓+2MnSO4+8H2O+K2SO4+5Na2SO4.
(2)针对实验 b 中,静置后淡黄色沉淀溶解的原因,小组同学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 i:淡黄色沉淀溶于水中;
假设 ii:淡黄色沉淀与 Na2S 反应得到 Na2SX 并溶解.
①小组同学仔细分析实验过程后,认为假设 i 不成立,其依据为:实验a与实验b所得到S的质量、溶液体积均相同,而a中S未溶解.
②小组同学通过进一步实验证实溶液中存在 Na2SX.请用化学用语说明设计该实验所依据的化学原理:Sx2-+2H+═H2S↑+(x-1)S↓
(3)请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 abc 中,仅 c 得到肉红色固体的原因:溶液中存在平衡MnS(s)?Mn2+(aq)+S2-(aq),实验c中c(S2-)明显高于实验a、b中c(S2-),促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得到肉红色固体.
(4)为探究实验 d 中所得棕褐色固体的组成,小组同学继续进行了实验 e.某同学分析后,认为黑色固体为纯净的某种物质,并设计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其实验操作为:取少量黑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2mL3%H2O2溶液,观察是否有无色气体放出(或取少量黑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4mL浓盐酸,加热,观察有无黄绿色气体生成).
(5)实验d中,两溶液混合后立即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可能干扰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请设计实验,在排除上述干扰的前提下探究等体积的 KMnO4 溶液与 0.1mol/L Na2S 溶液反应的可能的还原产物.(已知:该条件 KMnO4 可反应完全).(请将实验装置补充充整,标出所用试剂,并描述实验操作)
如图组装好装置,闭合开关K,(发现指针偏转.)待指针归零后,观察右管内有无沉淀生成.若有,则还原产物包含MnO2.用胶头滴管吸取U型管右管内上清液1mL于试管中,加入过量2.4mol/LNa2S溶液,若有肉红色固体生成,则还原产物还包含Mn2+
(6)综合以上实验,KMnO4 酸性溶液与 Na2S 溶液反应的复杂性,与溶液的pH值或反应物的相对用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