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Ⅰ.(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Ⅱ.已知断开1mol H—H键,1mol N—H键、1 mol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391kJ、946kJ。一定条件下由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1mol NH3需要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___kJ的热量。
Ⅰ.(1)①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②镁片逐渐溶解;③烧杯中析出固体(或烧杯中溶液变浑浊)
(2)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析出Ca(OH)2固体
(3)Mg+2H+=Mg2++H2↑ (4)小于 Ⅱ.放出 46
解析试题分析:Ⅰ.(1)镁与盐酸剧烈反应,可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反应放出热量使饱和溶液温度升高。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溶液中析出固体溶质,溶液变浑浊。
(2)镁与盐酸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并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饱和石灰水升温后析出的氢氧化钙使溶液呈浑浊状。
(3)镁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4)当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是放热反应,故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小于镁片的盐酸的总能量。
Ⅱ. 反应热就是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根据键能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热△H=436kJ/mol×3+946kJ/mol-2×3×391kJ/mol=-92kJ/mol,所以一定条件下由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1mol NH3需要放出的能量是92kJ/mol÷2×1.0mol=46kJ。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热的计算等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通过化学变化放热而使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此类本题之一巧;饱和溶液为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此为本题又一巧;抓住二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乙醇汽油是被广泛使用的新型清洁燃料,工业生产乙醇的一种反应原理为:
2CO(g) + 4H2(g)CH3CH2OH(g) + H2O(g) △H =" —256.1" kJ·mol-1
已知:CO(g) + H2O(g)CO2(g)+H2(g) △H=" —41.2" kJ·mol-1
(1)以CO2(g)与H2(g)为原料也可合成乙醇,其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CO2(g) +6H2(g)CH3CH2OH(g) +3H2O(g) △H = 。
(2)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这使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①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Ag– ZSM– 5为催化剂,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下图。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800℃,发现NO的转化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 ;在n(NO)/n(C O)=1的条件下,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在 左右。
②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 (s) +2NO2(g) N2 (g) + CO2 (g)。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人足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 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时间/min | NO | N2 | CO2 |
0 | 1.00 | 0 | 0 |
20 | 0.40 | 0.30 | 0.30 |
30 | 0.40 | 0.30 | 0.30 |
40 | 0.32 | 0.34 | 0.17 |
50 | 0.32 | 0.34 | 0.17 |
I.根据表中数据,求反应开始至20min以v(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II.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下图表示CO2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请在图中画出在30min改变上述条件时,在40min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的变化曲线。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c8/c/rp8wb1.png)
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NO和CO,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N2和CO2。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减小压强能增大反应速率 | B.增大压强能减小反应速率 |
C.使用适当的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 | D.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
在可逆反应2SO2+O22SO3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原子
A.只存在于O2中 |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
C.只存在于O2和SO2中 | D.存在于O2、SO2和SO3中 |
(原创)某课外研究小组的同学将FeCl3(aq)滴加到5%H2O2溶液后,发现产生无色气体由慢到快,最后再变慢;溶液温度升高;同时溶液颜色由黄色立即变为棕褐色,当反应殆尽时,溶液又恢复黄色,由此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错误的是
A.H2O2的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
B.FeCl3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
C.与不加FeCl3(aq)相比,当H2O2均完全分解时,加FeCl3(aq)使反应放出的热量更多 |
D.若将少量FeCl2溶液滴入过量5%H2O2溶液中,则除溶液颜色变化不同外,其它现象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