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适合于
A.用H2O2溶液和MnO2反应制取O2 |
B.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12 |
C.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
D.用NH4C1和Ca(OH)2反应制取NH3 |
A
解析试题分析:该装置的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则B、D项错误;该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则C项错误;故选A。
考点:考查实验室气体的制备。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产生蓝绿色沉淀,以下是某兴趣小组对沉淀组成的探究。
【提出假设】
假设1:沉淀为Cu (OH)2
假设2:沉淀为
假设3:沉淀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nCuCO3·mCu (OH)2]
【查阅资料】无论是哪一种沉淀受热均易分解(假设均不含结晶水)。
【定性探究】
步骤1:将所得悬浊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风干;
步骤2:甲同学取一定量固体,用气密性良好的如下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进行定性实验;
(1)若反应后A中蓝绿色固体变黑,C中无明显现象,证明假设 成立。
(2)乙同学认为只要将上图中B装置的试剂改用下列某试剂后,便可验证上述所有假设,该试剂是 (填代号)。
a.浓硫酸 b.无水CuSO4 c.碱石灰 d.P2O5
(3)乙同学更换B试剂后验证假设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定量探究】
(4)乙同学进一步探究假设3中固体的组成:
①乙同学查得一些物质在20℃的数据(如下表)后,将C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Ba(OH)2溶液,其原因是 (双选,填代号)
溶解度(S)/g | 溶度积(Ksp) | 摩尔质量(M)/g·mol-1 | |||
Ca(OH)2 | Ba(OH)2 | CaCO3 | BaCO3 | CaCO3 | BaCO3 |
0.16 | 3.89 | 2.9×10-9 | 2.6×10-9 | 100 | 197 |
b.Ba(OH)2为强碱,Ca(OH)2为弱碱
c.吸收等量CO2生成的BaCO3的质量大于CaCO3,测量误差小
d.相同条件下,CaCO3的溶解度明显大于BaCO3
②若所取蓝绿色固体质量为54.2 g,实验结束后装置B的质量增加5.4 g,C中的产生沉淀的质量为39.4 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
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口顺序为a接( )接( )接( )接( )接f(填接口字母) ( )
A.b c d e | B.d e b c | C.d e c b | D.e d b c |
要组装一套实验室利用液体和液体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现设计了如下的五步操作,正确的程序是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铁圈,放好石棉网
③用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一种液体反应物,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另一种液体反应物,并将导气管放入气体收集装置中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检查气密性)
⑤在蒸馏烧瓶中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
A.②①⑤④③ | B.④②①⑤③ |
C.②①⑤③④ | D.①⑤④②③ |
用下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 气体 | a | b | c | ![]() |
A | NH3 | 浓氨水 | 氧化钙 | 浓硫酸 | |
B | SO2 | 浓硫酸 | Cu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
C | O2 | 双氧水 | 二氧化锰 | 碱石灰 | |
D | CO2 | 稀盐酸 | CaCO3 | 饱和NaHCO3溶液 |
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及尾气处理的气体是
①H2S;②HCl;③NH3;④Cl2;⑤SO2;⑥C2H4
A.①和② | B.②和⑤ | C.③和④ | D.⑤和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