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所示,ΔH1=-393.5kJ·mol-1,ΔH2=-395.4kJ·mol-1,
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B. C(s、石墨)===C(s、金刚石)ΔH =+1.9kJ·mol-1
C.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 断裂1mol石墨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mol金刚石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少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由图得:①C(S,石墨)+O2(g)=CO2(g)△H=-393.5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H=-395.4kJ·mol-1,①-②可得: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则: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因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故B正确;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C错误;依据热化学方程式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于1.9 kJ,故D错误。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吸热或放热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Ⅰ.丙烷(C3H8)是一种优良的燃料,下图是一定量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1molH2O(I)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新型燃料,应用前景广阔。1mol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1455kJ的热量。若1mol丙烷和二甲醚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共放出1645kJ的热量,则混合气体中丙烷和二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Ⅱ.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分别取50mL0.55mol/L的NaOH溶液、50mL0.25mol/L的硫酸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除此之外,装置中的一个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
(2)近似认为0.55mol/L的NaOH溶液和0.25mol/L的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通过以下数据计算中和热△H=__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温度 实验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29.5 |
2 | 27.0 | 27.4 | 27.2 | 32.3 |
3 | 25.9 | 25.9 | 25.9 | 29.2 |
4 | 26.4 | 26.2 | 26.3 | 29.8 |
(3)若改用60mL0.25mol/L的H2SO4和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4)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将以上四实验测量温度均纳入计算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