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必有铁 |
B.饱和FeCl3溶液在20℃时呈现棕黄色,100℃呈现红褐色,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 |
C.在c(H+)/c(OH-)= l012 溶液中 N a+、I-、NO3-、SO42-不能大量共存 |
D.在原电池装置中,电子从负极流出,沿导线流入正极,经溶液或盐桥回到负极 |
C
解析试题分析:A、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Fe + 2Fe3+ ="===" 3Fe2+,Fe + Cu2+====Fe2+ + Cu,铁的还原性大于铜,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为铜或铁和铜的混合物,必有铜,错误;B、饱和FeCl3溶液存在铁离子的水解平衡:Fe3+ + 3H2O Fe(OH)3 + 3H+,盐类的水解吸热,温度由20℃升高到100℃,平衡正向移动,氢氧化铁的物质的量增大,液体由黄色变为红褐色,能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错误;C、在c(H+)/c(OH-)= l012 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H+、NO3- 和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正确;D、在原电池装置中,外电路中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解质溶液或盐桥中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子不会经过溶液或盐桥,错误。
考点:考查铁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盐类的水解、离子共存及原电池原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用钠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钛 |
B.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用铝制贮罐盛装稀硝酸 |
C.酒精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可洗去皮肤表面沾有的苯酚 |
D.硫酸铜能与氯化钡反应,可用于给误食氯化钡的患者洗胃 |
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氨气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Ⅰ原理为CO2 + NH3 + NaCl + H2O → NaHCO3↓ + NH4Cl |
B.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足量的CO2,再通入足量的NH3 |
C.反应Ⅰ生成的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煅烧可得到纯碱 |
D.往母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使氯化铵析出 |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mL浓度为10.00 mol·L-1的NaOH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mol |
B.n(Na+):n(Cl-)可能为7:3 |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 ,则0.15<n<0.25 |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②④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②③ |
向x mL 2.0 mol·L-1的盐酸中投入a g镁铝合金,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y mL 1.0 mol·L-1的NaOH溶液沉淀达到最大值,且质量为(a+1.7) 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2y |
B.镁铝合金与盐酸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A |
C.镁铝合金与盐酸反应产生H2的体积在常温常压下大于1.12 L |
D.a的取值范围为0.9 g<a<1.2 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热反应是炼铁最常用的方法 |
B.高纯度的硅单质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
C.二氧化氯具有强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
D.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
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